首页 > 句子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原文翻译!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原文翻译!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述春秋后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的言行事迹的古典文献,是研究晏子以及当时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晏子名婴,字平仲,夷维人。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弱之子,先后事灵公、庄公,相景公,前后五十余年。《晏子春秋》记载的事情主要是发生在景公时期。《晏子春秋》是中国最古老的传说故事集,大约成书于战国末期,是后人假托晏婴的名义所作。这部书详细地记述了齐国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贤相晏婴的生平轶事及各种传说、趣闻。

​ 1.藏大不诚于中者,必谨小诚于外,以成其大不诚。出自先秦《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

释义:藏大奸于心中的人,一定在表面上装得谨小慎微,以小忠小信取信于人,从而达到他实现巨奸大猾的目的。意在提醒世人要注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谨防上当。​

2.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出自先秦《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释义:对国家有利的人就热爱他,对国家有害的人就憎恨他。

​ 3.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出自先秦《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三》。

释义:对治下的臣民能以仁爱之心待之,民众必能感恩戴德,整个国家便有凝聚力。有凝聚力便有战斗力,境外之国虽有敌对之心,也必望而生畏,不得不臣服。

4.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出自先秦《晏子春秋·杂下》。

释义: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见。

​ 5.进不失廉,退不失行。出自先秦《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释义:做官不忘廉洁自律,为民不忘道德修养。此言做官与做人应有的原则。

6.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出自先秦《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二》。

释义:大凡人类比禽兽高贵的原因,就在于人类有一套礼仪制度。此言礼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其意是强调为人遵守礼仪制度的重要性。

​ 7.忠不避危,爱无恶言。出自先秦《晏子春秋·外篇七之十一》。

释义:为了忠义而不避危难,为了仁爱而不说厌恶别人之言。为了践行“忠”、“爱”的理想,当有忍辱负重、临危不畏的精神。

8.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民。出自先秦《晏子春秋·内篇问下二十二》。

释义:没有比刻薄地对待人民更低下的思想境界,没有比残害人民更低贱的行为。此言治国安邦要爱护人民、造福于民,切不可有“刻民”的思想,更不能有“害民”的行为。否则,便会为人民所抛弃。

​ 9.苦身为善者,其赏厚;苦身为非者,其罪重。出自先秦《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释义:竭尽全力做好事的人,对他的奖赏就应当加大;竭尽全力为非作歹的人,对他的惩罚就要加重。此言赏罚要分明,还要看其动机、态度作适度的浮动,从而达到止恶扬善的目的。

​ 10.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强谓之力。出自先秦《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释义:因为按礼行事而置生死于度外,这叫做勇;诛罚强暴、扶小济弱,这叫做力。此言出于正义、维护真理的武力行为,才能算是有勇力。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

11.下无直辞,上多隐恶。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译文】臣下都不说真话,君王隐蔽的过错就多。

12.诛不避贵,赏不遗贱。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译文】惩罚时不避忌权贵,奖赏时不遗忘地位低下的人。

13.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下》。【译文】君主节制自己的欲望,百姓就会富裕;评判诉讼公平准确,百姓就能安定。

14.富贵不傲物,贫穷不易行。

物:指他人。易:改变。【译文】富贵时不轻视别人,贫穷时不改变德行。无论富贵贫穷、地位尊卑,只要有坦荡的胸怀、助人的美德, 就能成就璀璨的人生。

15.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

两句以“谦恭但不失尊严,迁就但不失正直”,告诫人们为人处世要不卑不亢,能迁就忍让又坚持原则。

16.德厚足以安世,行广足以容众。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译文】为政仁德深厚,才能使社会安定;做事胸襟宽广,才能够容纳天下万民。

17.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译文】思想没有比关爱老百姓更高尚的,行为没有比让老百姓快乐更厚道的。

18.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译文】能关爱自己国内的老百姓,才能让国外不友好的势力臣服。

19.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译文】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懂得“礼”啊。后人常用这句话说明“礼”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讲究“礼”,是有修养、有道德的表现。

20.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译文】自己吃饱了应当想到别人的饥饿,身上穿暖了应当想到别人的寒冷,享受安逸应当想到百姓的劳累。

2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22.有良邻,则每日见君子。

有好邻居,就可每天见到君子。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一个好邻居,能让心放心舒心。

23.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能认清时代潮流的,聪明能干的人,方可为英雄豪杰。认清时代潮流形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24.廉者,政之本也;谦者,德之主也。

廉洁,是为政的根本;谦让,是美德的主体。廉洁也是公正,谦让是一种美德。晏子廉政思想最突出的表现是重民与爱民,强调统治者自身廉洁的重要性。

25.权有无,均贫富。——《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权衡有无,均摊贫富。

26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晏子春秋·外篇》

看见了美色而忘却道义,身居富贵而有失于伦常,这叫做违背天理。君子齐家,必先修身,注重道义,不做出格之事,夫妻关系和睦,进德修业就会取得成功。

27.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晏子春秋·外篇》

明明有贤人却不知道,是第一种不祥;知道了却不任用,是第二种不祥;使用了却不信任,是第三种不祥。

28.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这句话即成语“接踵而至”的由来,指人特别多,肩擦着肩,脚跟碰着脚跟。

29.上无骄行,下无谄德。——《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上面的人不做出骄纵的行为,下面的人就不会形成谄媚的恶习。

30.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这句话为齐国名相晏子告诫齐景公的话。而景公却认为:“衣之新也,信善矣,人之故,相知情。”遂不听晏子的劝告。晏子见景公执意如此,乃辞官而去。景公就自己治理政事,结果政事混乱不堪,百姓大乱,景公不得不重新召回晏子理政,未几,天下平定,齐国欣欣向荣。这句话告诫人们一定要有怀旧之心,不可轻易抛弃老的朋友。

31.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只要做事一心一意,就算变换一百个君主也能继续留在朝中,做事三心二意,就算侍奉一个君主也不能至终。

32.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用人要用他的长处,不要对他的短处斤斤计较;用人要用他所擅长的,不要对他所不擅长的斤斤计较。

33.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轩:这里指高大的车子。君子认为赠给别人高大漂亮的车子,不如给别人有教益的话。

这是晏子对曾子说的话。他认为君子赠给别人物质财富,不如赠给别人精神财富。物质财富只能受益一时,而精神财富则能使人受益终生。

34.君正臣从谓之顺,君僻臣从谓之逆。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僻:邪,不正。君主正确的,臣下服从的叫做顺,君主不正确的,臣下服从的叫做逆。这句话是晏子劝谏齐景公说的。

35.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出自《晏子春秋·集释》。桔生于淮河南边就成为桔子,生于淮河北边就变成枳,只是叶很相似,其实味道不相同。晏子以自然现象比喻社会现象,说明环境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

36.身无以用人,而又不为人用者卑。

出自《晏子春秋·集释》。自己没有用人的品质和才能,又不肯让别人来用自己的人,是卑贱的。人的才能大小是有区别的,有的人具有领导才能,而有的人却在这方面差一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将有将才,帅有帅才,不可强求。

37.故君者择臣而使之,臣虽贱,亦得择君而事之。

出自《晏子春秋·集释》。所以,君王选择臣子而使用他,臣子虽然地位低下,也可以选择君王而辅助他。

晏子认为君子可以择臣,臣也可以择君,他把君臣关系提升到了一个高度。君子有道,臣子可以辅佐,君王无道,臣不必辅佐。

38.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国家有三种情况不祥:一是对于国内的贤能之人一无所知;二是知道国内有贤能之人却不用;三是任用贤能之人却不愿委以重任。意在告诫齐景公应当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使其明白只有唯贤是用才是富国强民的道理。

39.善人不能戚,恶人不能疏者,危。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阐明了上位者在人事任用方面应当多接近贤人志士,远离那些奸佞小人的道理,否则只会给自身带来不小的麻烦。所谓“戚”即亲近的意思,而“疏”则是疏远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若是不能亲近贤能之人,又不能疏远奸邪小人,那他就很危险了。

40.伐木不自其根,则蘖又生也。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蘖:新芽。砍伐树木,不要挖掉其根茎,它还会长出树芽来的。这句话比喻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着手。

41.列士并学,能终善者为师。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士人一起学习,最终坚持到底,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42.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这句话讲述的是在执行刑罚时应当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有所偏袒。“举事”即办事的意思;“听狱”指的就是办案;“阿”即偏袒的意思。这句话大意为,为国家办事的时候不能存有私心,而在处理案件的时候也不能有所偏袒。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