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有关月亮的传说和故事(嫦娥奔月故事给人启示)

有关月亮的传说和故事(嫦娥奔月故事给人启示)



马上又要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很多人都会回家和家人团聚。然后一家老小吃着月饼,赏着月亮,一起聊聊天,共享家庭的温暖。这也是千百年来,我们中国的一项传统。

而说到这赏月,我就想到了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这些跟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今天就透过这些故事,来看看咱们中国人跟月亮的不解之缘。

最初的时候,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远古先民对于月亮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是这个会发光的东西,又在漫长的黑夜给予了他们光亮,带给了他们心灵上的慰藉。而且月亮每天的形状都不一样,有时候大,有时候小,有时候是圆的,有时候是弯的,有时候干脆就消失不见了。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先民们解释不了。所以他们逐渐地产生了对月亮的敬畏心理,并且有了崇拜的行为。

虽然从科学上解释不了月亮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但是我们的先民却选择用一种美丽的方式,通过神话故事来寄托他们对月亮的那种神秘感的探索愿望。

《灵宪》中这样记载:“嫦娥,羿妻也。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一将往,枚筮于有黄。有黄占之日: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这就是我们中国神话中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嫦娥奔月。千百年来,我们都在传唱着这个故事,在离我们很遥远的月亮之上,住着一位绝世的美人。这个叫做嫦娥的美人,因为偷吃了长生不死药,只能一个人孤独地住在月宫。而古人抬头仰望月亮的时候,或许心里也会可怜这位孑然一身的神仙吧。

除了嫦娥奔月,还有一个吴刚伐桂的故事。具体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这里就不再详谈。至于为什么先民们会创造这样的故事,除了刚才所说因为敬畏和不了解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生命的崇拜。

因为在他们眼中,月亮无论阴晴圆缺,它都是无穷无尽的,永远都不会消失。不像人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以往人类面对自己的死亡是会害怕的,但是此刻他们在月亮身上找到了一种慰藉。就像屈原在《天问》中所写:“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既然月亮可以长生不死,无情无尽,为什么我们人类不可以这样呢?

带着这种对长生的追求,先民们创造的神话也加入了长生的元素。无论是嫦娥奔月中的不死药,还是吴刚伐桂中生生不竭的桂树,它们都寄予了先民们对于长生的渴望。

随着对月亮长时间的观察,先民们逐渐找到了月亮运行变化的一些规律。他们发现月亮的变化好像与自己的生产活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发现了这一情况,他们无比的震惊。但是他们只能模糊地觉察到两者的微弱的联系,却不能改变什么。于是这个时候,人类文化中祭祀的传统就派上了用场。他们开始对月亮进行祭祀。

《礼记》中这么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管子》中更是详细的记载了天子祭月的隆重场面:“秋至而禾熟。天子祀于太惢,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总,带锡监,吹损箎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月。”

这些都反映了先民们对月亮的祭祀活动。而董仲舒更是在《春秋繁露》中这样写道:“至于中秋之月,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阳日损而随阴,阴日益而槛,故至于季秋而始霜。”因为董仲舒把秋分划定为中秋,也就相当于把以往秋分拜月的时间定在了中秋,从此中秋祭月就成了一项约定俗成的活动。

1982年四月,在青海平安凤凰山出土了一座东汉晚期的画像砖墓。出土的砖块上画了一位女性人物,她右臂上举手托半月,左臂下伸手执矩,身穿华美的衣服。因为这样的造型,所以她被称作“日月舞人”,正是嫦娥奔月这一神话故事的生动再现。而这些出土的文物,也恰恰证明了月亮崇拜是真实存在的。

除了对月亮的偏爱以外,我们中国人对“圆”也有一种偏爱。我们把圆当成是和谐、完满的象征,象征着家庭的团圆美满。而我们中国人又素来追求家庭的这种团圆美满,恰巧月亮又是圆的,而且洒下的光亮同样让人感到美满。

于是我们就把这两者结合到了一起,唐人欧阳詹在《玩月诗》中这样写道:“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当月亮达到最远的时候,就到了中秋节,而整个家庭也要像月亮一样,一家团聚,团团圆圆。从此月亮也就成为了中秋节一个抹不掉的符号。

所以每到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就会举家团聚,欣赏天上的那轮圆月,与家人一起共度佳节。

宋朝诗人苏轼《水调歌头》这样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阔,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把我们中国人与月亮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写的是淋漓尽致。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像这样的文学作品还有很多。它们一起寄托了无数中国人对月亮的那种独特的情感。

到了今天,月亮祭拜已经成了历史长河中的过往,我们了解这些只是为了去探索我们祖先曾经的那些活动。不过当下,月亮已经成为了我们中秋团圆的符号。我想千百年后,那时的我们也会如现在这样,陪伴家人一起赏月、聊天、过佳节。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