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野兽斗争的人要谨防变成野兽,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这句颇富有哲理的话出自著名哲学家尼采的《善恶的彼岸》。寓意是很多事情都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善与恶都在一念之间互相转换,彼此之间并没有绝对差别。
最为典型的就是家喻户晓的《格林童话》,其中脍炙人口的故事至今在人群中流传,然而它最初的诞生却也是源自”深渊”,原版的格林童,原本内容很敏感很暴力,是一部写给大人们的”童话”,历经一代代作者改编与删除了大量情节后,才逐渐变成了如今的给孩子看的童话。
童话的诞生之初并不像人们想象那样纯洁无瑕,它尽管带有幻象的色彩但是还是脱胎于成人故事。这使得最初的童话故事血腥暴力,直通成年人幽暗深邃的内心世界。
由格林兄弟所搜集编撰的《格林童话》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们第一次正式的把童话这一文体与儿童联系起来,并随着后人的不断修改,进一步完善。但尽管童话是给儿童编撰合适的故事,可最初由作者格林兄弟编撰而成的格林童话依然充斥着大量少儿不宜的情节。
格林兄弟的创作初衷是为社会上的古代文学研究学家服务,但故事却受到大众的欢迎,里面曾充斥着血腥暴力,为了所谓的普世价值观,格林兄弟不得不将童话进一步修改,并改动了大量残忍的剧情。
作为童话届的鼻祖,格林兄弟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建树,他们的出现也真正契合了当时德国的时代背景,德国文化凋零被法国民族文化侵蚀。
格林兄弟除了创作了格林童话外,还参与了《德语字典》编撰工作,是近代德国文化的重要奠基人。
虽然格林童话这本著作在最初时并不为人们所看好,甚至被很多人所抨击,但以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格林兄弟所处的时代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然而他们还是突破时代的限制,创造出了不朽的巨著,无愧于文学巨匠的称号。
仔细深究原著中的情节,在性、暴力、人性等方面都描写的过于露骨,甚至有的时候让人不寒而栗。
首先,在性方面的描写就非常露骨,各种乱伦的情节比比皆是。在《没有手的新娘》的故事中,父亲就想跟自己的女儿结婚,在《白雪公主》中,国王对于自己女儿的感情也是非常不寻常的,甚至有向自己女儿求欢的桥段,这也是导致皇后妒忌自己的女儿想要杀死她的重要原因。
找到白雪公主的皇子也是一个可怕的人,原著的他并不是靠一个吻把公主唤醒,而是通过对公主的尸体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才把她唤醒。
除此之外,格林童话在关于暴力方面的描写也是非常真实——没有与自己父亲结婚的公主会被砍掉双足;小孩子之间玩的游戏却是要人性命的游戏,甚至导致了亲人的互相残杀。
暴力与性是人性阴暗面的体现,而人性是一个故事诞生的精神内核,也是成人世界一切纠葛的利益出发点。
其中以白雪公主的故事最为典型,白雪公主因为过于美貌而与皇帝产生了不伦的关系,但是因为皇后人性中的妒忌而遭到驱逐,皇帝因为对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跟皇后达成了利益交换,白雪公主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虽然原著中没有对于这一过程的详细描述,但是皇帝对于白雪公主被驱逐而一言不发可以看出皇帝暗地里已经跟皇后达成了协议。
而白雪公主被放逐后,为了得到更多的帮助,也把这一段经历把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描述给小矮人听,也是利用了人性中同情心,获得了小矮人的帮助。短短的一则童话却暗含了成人世界的阴暗与算计的内心,怪不得被时人评价很敏感且很暴力。
虽然几经修改,格林童话依然有黑暗和敏感的因素,但是黑暗的结局跟残酷的故事总归是有所删除。其次就是对于童话中的敏感情节进行删除和修改。至此格林童话终成最后的14篇版本,终集合百家之大成,成就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格林童话顺应着当时德国工业革命的浪潮应运而生,与其说是格林童话选择了孩子,不如说是孩子们选择了格林童话,格林童话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的需求,也是那个时代的格林兄弟智慧与努力的结晶。
他们唤醒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让当时处于法国铁蹄下的德意志民族再度觉醒。
诚然,格林童话的原版故事里敏感且暴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艺术成就和对于一个民族的意义,毕竟历史是前进与发展的。
当然也没必要把这样的作品视作洪水猛兽,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很多人就是喜欢这样真实反映的作品,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同样被这个社会所接受,区别就是将其作出一定的区分,把归成人的归成人,归儿童的归儿童,一切都有迹可循。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86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