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
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满天人睡也。
秋夜酒醉后,元代作曲家吴西逸野外露宿,抬眼望去,是一幅静谧清凉的画面:成群的白雁乱飞而起,好似秋天里飘满了白霜,清冷的露珠为这夜色增添了凉意;用衣袖扫去石边的云雾,醉步踏着松下的月影,星斗满天,我以天地为屋宇,就此入梦乡。
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场景真是太浪漫了,淡雅的字眼间将秋夜的清爽全然展现,雁、雪、云、松、月、星斗,这些格调清新的事物组成了一个无垢的尘世。
山林秋夜,云影松涛,星斗满天,吴西逸扶醉踏月归,像是走进了一个清雅的、没有人间烟火味的世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几句诗虽简单,却可见查慎行那美妙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一个不见月亮的夜,查慎行夜泊河上,一片漆黑中,只见河中一盏渔灯,在茫茫的夜色和江上,如一只孤独的萤火虫,发出微弱光亮。简短的两句话,就在人眼前营造出一个暗沉却又鲜明的夜。
原本这如萤的孤灯还有些让人感到寂寞、单调,可谁想一阵微风吹过,水面泛起细细的波浪,那盏孤灯也被搅弄开来,倒映在水面的微光散开,好似无数的星星撒落在水中,美得让人激动。
这本是一个常见的小场面,却被查慎行写得如此细腻而浪漫,许是因为当时的他也是孤零零一个人,窝在舟中过夜,静谧的环境放大了他的观感,所以他将灯火形容为“孤光”,看到涟漪中的光亮,又浪漫地联想到千万点星光。
一个普通的画面,就这样变成了一个美妙奇异、浪漫而又宁静的美景。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黄景仁曾和他的表妹相爱,但故事开始得温馨,却结束得伤感。在他所写的这些绮怀诗中,处处可见这种淡淡的感伤。
十五这首诗中,开头便是写他曾花下吹箫好几回,伊人在红墙一侧,如银河一般遥不可及。望着眼前的星辰已非昨夜星辰,只有他这个伤心之人,在风露中静立一整夜。
清醒才能体会到更多的绝望,温馨的过去已经不再,情思如抽丝的蚕茧,也像被剥掉的芭蕉。再回想以前相伴的日子也不可能回到过去了,就算是手中的酒,也无法消除心中思念与忧愁。
李商隐说“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他在抒发对意中人的思念。到了黄景仁这里,便成了“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他也在为情而感伤,在甜蜜的回忆和苦涩的现实中,逐步陷入绝望。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便不愧是诗仙,短短二十个字,也能让人惊叹于他那巧妙而瑰丽的想象。
只是登上高楼而已,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场景,李白为了形容楼有多高,便说站在这里好像稍微一伸手,就能将天上的星星摘下来,这浪漫的比喻,可见这寺楼有多么的高耸入云啊。
摘星星之余,李白还说要小声低语,就生怕惊了住在天上的仙人。这样的言语,就好像小孩子一样,天马行空的想象加上可爱率真的言行,让人顿感情趣盎然。
这首诗寥寥数笔,却字字惊人,是平字见奇的绝佳代表,浪漫奇妙又可爱,真不愧是李白。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公元823年夏天的夜晚,白居易受友人邀请饮酒,登楼远眺时,看见了一幅美妙的景色。
登楼东望,只见海天暮色一片苍茫,山水的姿态开阔悠长。江畔四周尽是万家灯火,宛如银河倒映在水中央。
风吹着树叶,声音就像晴天雨;月光照在沙地上,好似夏夜的清霜。雨和霜,便让景色透出一股凉意,白居易就说了,在江楼之上,确实要比茅舍更清凉。
白居易当时的心情一定很好,见到了此等繁华的夜景,俯瞰万家灯火如星河灿烂,虽是夏天,却不感燥热,反而凉爽得让人心情疏朗。
夏天的夜总让人想要再多看一点点,天色大开,银河灿烂,夜色清幽恬静,能勾起人心中最浪漫的诗意。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8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