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苏轼传文言文翻译(苏轼列传原文及翻译)

苏轼传文言文翻译(苏轼列传原文及翻译)



《苏轼传》注释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授予;传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以(用)书(“以书授之”的省略和倒装),闻(听见;听到。《木兰诗》:“不闻机杼声,惟闻闻女叹息。”)古今成败,辄(马上、于是、就。《促织》:“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能语(说出)其(它的)要(重要的内容:要点。纲要。摘要。提要。择要记录)。嘉祐二年,试礼部(“试于礼部”的省略)。主司(科举的主试官。)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书(推荐信)见修,修语(对……说,告诉)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死),赠光禄丞。既(已经,……以后。《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除丧(由着丧服变着吉服或由着重丧服改着轻丧服),还朝,以(让。省略“之”)判(署理。)官告院(宋官署名,掌文武官员、将校告身及及封赠),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说;陈述)其(指代“新法”)不便;

新政日(一天天地)下(下达;颁布。《<指南录>后序》:“维扬帅下逐客之令。”),轼于其间(指某一段时间),每(时常;往往。《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因(凭借;依靠)法以便民(便利群众),民赖(依赖;依靠。《滕王阁序》:“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后省略“之”)以(而)安。徙(调动官职。《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知(主管)密州。司农(古代官名。上古时代是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在汉朝是九卿之一,掌钱谷之事,又称大司农。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长)行手实法(亦称“首实法”。唐宗时官府令民户自报田地和财产作为征税依据的办法),不时施行者以(因为)违(违反;违背)制(法制;制度。《郑伯克段于鄢》:“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论(判罪;判决)。轼谓(告诉;对……说。《鸿门宴》:“请往谓项王,言沛公不敢项王也。”)提举官曰:“违制之坐(定罪,由……而获罪),若(如果)自(从)朝廷,谁敢不从?今(现在)出于司农,是擅(自作主张)造律(制订律令;审订音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暂且)徐(形容词用作使动,使缓慢)之。”未几(不久),朝廷知法害民,罢(停,歇)之。

元佑元年,轼以(凭)七品服入侍延和(延和殿),即(立即;马上)赐银绯(银印红绶),迁(调动;重新任命)中书舍人,三年,权(代理;兼任。胡仔《推敲》:“时韩愈吏部权京兆。”)知(主管)礼部贡举(“贡”指“贡士”,《礼记·射义》:“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举”指乡举里选。古时地方官府向帝王荐举人才,有乡里选举、诸侯贡士之制,至汉始合贡、举为一,而浑称“贡举”),会(适逢;恰巧遇上。《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大雪苦寒(极端寒冷,严寒),士坐庭中,噤(因寒冷而咬紧牙关或牙齿打战)未能言。轼宽(放宽;放松。《狱中杂记》:“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其禁约(禁止约束、管束;指禁止某些事物的条规),使(让,省略“之”)得(能够)尽(竭尽;用尽)技(技能;本领)。巡铺(宋代贡院内设巡铺所,纠察举人应试时是否遵守场规、有无舞弊情事)内侍每(时常;往往)摧辱(摧折,侮辱)举子,且(而且)持(抓住)暖昧(意思含糊、模糊)单(单个的)词,诬(诬陷;诬蔑。省略“之”,指代举子)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罪。轼尽(全,都)奏(向君王进言或上书)逐(驱逐)之。

四年,积(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因为)论(议论)事(政事)(“以论事积”的倒装),为当轴(要员。后喻官居要职)者所(为……所,表示被)恨(怨恨;仇恨)。轼恐(担忧)不见(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译为“被”。《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容(容纳。《屈原列传》:“方正之不容也。”),请外(请求外放作地方官),拜(授给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又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已经,……以后)至杭,大旱,饥疫(饥饿无粮并患疫病)并作(纷纷兴起,层出叠见)。轼请于朝(“于朝请”的倒装),免本路(宋元时的行政区域名。宋时相当于现在省;元时相当于现在的地区(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又)得赐度僧牒(度牒是唐宋时官府发给出家僧尼的凭证),易(交换)米以(用来)救饥者。明年(第二年)春,又减价粜(tiào,卖出)常平(常平仓)米,(古代的一种制度,丰年买粮荒年发放)多作饘粥药剂,遣(派遣)使(使者)挟(带着)医(医生)分坊(城市中街巷的通称)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会合;聚集),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póu,收集)羡(剩余的;盈余的)缗(mín,成串的铜钱,古代一千文为一缗)得二千,复发(打开)橐(tuó,口袋)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收养贫病平民的机构),稍畜钱粮待(防备。《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亦盛设兵以待秦。”)之。徽宗立,更(经历;经过)三大赦,遂(就)提举(提拔、荐举)玉局观(宋代著名的道观。设于玉局化。在今四川成都市北),复(恢复;还原)朝奉郎(朝议郎。文散官名)。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一年的劳绩)乞(乞求)迁(调动;重新任命),故(所以)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成文,成字),既而(不久)得之于天(“于天得之”的倒装,指天赋),尝(曾经)自谓(说自己):“作文如行云流水,初(刚开始)无定质(固定的质地),但(只是)常行于所当行(应当行的地方),止于所不可不止(“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此处表示……的地方)。”虽(即使)嬉笑怒骂之辞(言词,词句),皆可书(写)而诵(朗诵)之。其(指代苏轼的文章)体(指文章的整体特点)浑涵光芒(浑厚富有内涵、光芒四射),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大概)亦鲜(少)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