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南霁云是一个威武不屈的汉子,是唐朝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军队小领导,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小人物,他却把中国人所谓的节操演绎得回肠荡气,让人看了之后都忍不住想要为之拍案称绝,那么南霁云在历史上到底是怎样存在的呢?
其实人们认识历史上的南霁云大多是从安史之乱才开始的,睢阳保卫战是安史之知中打得最惨死的一场战役之一,而南霁云所在的部队刚好是参与了这场战役。为了能够取胜,他和他的上司张巡曾在极为坚苦的作战条件下仍然选择坚守,而也决不去投降,他们惨到什么程度呢?惨到根本就是连吃的都没有,整天都是饿着肚子,为了能够添饱肚子,他们是什么都吃,地下老鼠,天上的麻省、树皮草根全都是他们用以充饥的粮食。
虽然到了最后睢阳还是失守了,但张巡和南霁云却双双选择了以身殉城。那么到了安史之乱被镇压下去之后,唐肃宗也是被他们的英勇事迹所感动,所以就追封南霁云为开府仪同三司兼杨州大都督,还将其遗像放于凌烟阁中。
后来到了清朝嘉庆皇帝的时候,他也对南霁云是欣赏有加,因此所南霁云又再一次被进敕封,这次他荣获了秦州慧音山昭绥沣嘉泽二龙大王的称号。所以历史上的南霁云是被人们当成了神一样的供奉起来了。透过历史的烟云似乎仍然可以看到南霁云那威武不屈的面庞和一颗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
南霁云威武不屈
大丈夫威武不能屈这句话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而关于这句话背后的故事却鲜少有人知道。它的背后到底是怎样一个为世人所不知道的故事呢?南霁云威武不屈的故事一直到现在仍然激励着很多人,所以现在就一起来走进这则故事,感受一下大丈夫节操吧!
南霁云威武不屈出自于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这部作品面市的时间是807年,其实韩愈在这篇诗作里是要表扬张巡和许远的,那是安史之乱期间,两位将领为了竖守睢阳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打仗期间曾经遇到点问题,于是张巡就派他的部下南霁云去向贺兰进明请求支援,但是贺兰进明却因为嫉妒那位将军而不肯出兵,但另一方面他却非常欣赏南霁云的英勇和豪壮。
所以这个贺兰进明硬要把人南霁云留了下来,并且还摆上酒肉,准备了歌舞让南霁云欣赏,但南霁云却激愤地说:吾来的时候,睢阳的人民已经一个多月没吃东西了,即便是吾想一个人吃,可是道义上也过不去,即便吃吾又怎么能咽得下去。所以他就从身上拔下刀砍断了自己的一人根手指,在座的所有人都非常的震惊和感动。
南霁云回去之时曾射箭直佛寺的塔立下誓言,若是打败了叛贼,那么他一定回来灭了贺兰。而翰愈到贞元间路过的时候,有人指着塔告诉了他当年的情形,睢阳失首,张巡不肯屈服,被拉走斩首之际他对南霁云喊道:南霁云威武不屈,大丈夫宁肯死,也不能屈于不义之人。南霁云则笑着说:原本是想有所作为,现在尔都这么说了,吾还敢不死吗?
南霁云评价
一部《大唐游侠传》,写尽男儿之间真豪情,而南霁云可谓是其中最精妙一笔。他威风凛凛,铁骨铮铮,后世将段珪璋与南霁云评价为两大游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千里救友,他将己之生死置之度外;骁勇过人,他令敌军闻风丧胆;勇于任事,他尽显“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临终慰妻,他又是柔情百转的痴心人。古风侠烈,铁骨柔肠正是中肯的南霁云评价。身处乱世,他以自己的全部血肉和生命去守护一座必破的孤城而毫无怨言,正所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宁死不屈,与城偕亡,身死而灵魂不灭,在睢阳奏响了一曲永生的悲壮之歌。有人对南霁云评价,他啮指乞师,爱恨分明,重回危城,彰显了战士本色,和金庸先生射雕中固守襄阳城的郭大侠同是铁血丹心。
三十四部梁书中,温雅儒侠固然清润如春水,而南霁云身兼江湖游侠气概与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却是梁书中一股不可多得的浩荡激流。南霁云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一生,正如梁羽生自己所评价的那样“敢笑荆轲胆如鼠,好呼南八是男儿”。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义坦荡,什么是乱世豪情,什么是超出功利之外的永生价值。南八,英雄不死,他所代表的中华男儿,粗犷中现出柔情,侠义间偕有忠勇,必将如雕塑一般,永生于千万读者心中。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87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