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云收,山间料峭的寒风吹来,使得全身淋湿的诗人酒意全消,微觉寒冷,这时候,前路山头,夕阳斜照,迎接诗人的,已是风雨过后的一片光明。
〖 定风波 〗
宋 ·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 释
赏 析
这首《定风波》作于元丰五年的三月七日,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头。在这期间,诗人的心灵倾向于逐渐获得解脱,但生活的负担却越来越沉重地压在他的身上。
为了生活下去,他先是托老友马正卿帮忙拿到城东的营防废地数十亩,垦辟躬耕,是为“东坡”。后来他又在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买了一些土地,并亲往相看。本词题中所说的“沙湖道中遇雨”,即指诗人前往沙湖相田,途中遇雨的事情。
这本来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出行在外,难免途中遇雨。携带雨具的仆人先走了,同行的人都被淋得狼狈不堪,可是唯独苏轼从容不迫,毫不介意,似乎身边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坚定地向前走去。词中通过这一极为平常的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对于生活的乐观坚定的态度,和豁达坦荡的胸怀。
“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在词题中说,“余独不觉”——他认为这点风雨是微不足道的,不过“穿林打叶”而已,根本不值得放在心上,所以依然故我,“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副闲适从容的样子,似乎毫不经意。
接下来的三句,是对前面两句的内容的一种补充、一种深化。“竹杖芒鞋轻胜马”承第二句,是对诗人形象的进一步描绘:他手拄着竹杖,脚踏着草鞋,步履轻松得如用骑着马儿一样,但他却并不急于赶路,去寻找避雨之所,而是吟诗长啸、缓缓而行,这就更生动地刻画出诗人不为风雨所动的从容意态。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呼应第一句,更深入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原来,诗人一的一生就是在无尽的“风雨”中度过的,他早已抛却了忧惧之心,不再害怕什么,他豪迈地宣布,自己早已做好了准备,着一袭蓑衣,听任一切“风雨”的来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所包涵的象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到这里,一个在人生道路上履险如夷、从容坚定,不为任何苦难所动摇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已经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但是,“不畏风雨”并不是这首词所要表达的最主要的思想,他对人生的理解、他赋与此词的主题,都比这要深刻得多!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三句,是写风雨停息之后的情景。雨霁云收,山间料峭的寒风吹来,使得全身淋湿的诗人酒意全消,微觉寒冷,这时候,前路山头,夕阳斜照,迎接诗人的,已是风雨过后的一片光明。
词写到这里,读者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接下来的三句,一定是写战胜风雨的豪迈或雨过天晴的欣喜,可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结尾的三句,作者的感情却相当的冷隽:“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回首方才的遇雨之处,准备归去的时候,他的心胸已经十分冲淡,以至雨也罢、晴也罢,都完全无萦于怀了。
这种人生姿态,比起前面的“不畏风雨”的姿态来,具有更深刻的哲理内涵。刘永济在《词论》中说:“予最爱东坡《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词,能于不经意中见其性情学养……诵之数过,而祸福不足摇之之精神自然流露,其冲虚之襟抱,至今犹能仿佛见之。”其中“祸福不足摇之”一句,极其准确地抓住了作品的精神实质。
在日常生活中,遇雨无所畏惧,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是如果遇晴则喜,那就说明在风雨面前的从容镇定,仍然不过是一种姿态而已,他的内心并不平静。只有遇雨无所怨尤,遇晴也无意外之喜,对风雨阴晴的变化安之若素、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坚定者。
苏轼的这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生活态度,显然是受了老庄的齐得丧、等荣辱的思想的影响。苏轼当时正在贬谪之中,他把荣辱、得失置之度外,不悲戚、不沉沦,始终以超脱恬淡的胸怀来迎接着生活中的一切。郑文焯说他“坦荡之怀,任天而动”,刘永济说他“祸福不足摇之”,都对此词的积极意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风雨也罢,晴天也罢,我都淡然处之,这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9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