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社戏原文赏析人物形象(人物描写摘抄加赏析)

社戏原文赏析人物形象(人物描写摘抄加赏析)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飘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社戏》

鲁迅先生的小说一般都是反映旧中国民生的劣根性,国名精神的麻木,而且小说惯用的笔触都是冷峻而低沉的,还有几分压抑感,比如《祝福》、《孔乙己》等小说,《阿Q正传》中的描写阿Q的片段虽然有笑声,但是都是笑中有泪,一种心酸无奈的嘲讽,可是《社戏》中却有着难得一见的温情。

家乡那场社戏不仅成了先生心目中念念不忘的好戏,亦成了我们心目中心向神往的好戏,那晚的社戏虽然稀疏平常,可是那晚儿时伙伴的天真浪漫,以及当地人六一公公的淳朴和善都是先生这一生美好的回忆。当然,还有那晚吃的豆子,美丽的月色和山景。

原来,在先生心目中挥之不去的不仅是那景、那人和那情,更是浓浓的思乡情结。

本文将分析一下小说中三次看社戏的经历和截然不同的感受,以及鲁迅先生思乡情结背后的深层原因:对现实中的压抑憋屈生活以及成人世界的伪善和欺骗的嘲讽和批判。

01、儿时的那场社戏萦绕心头,家乡人的淳朴友善是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鲁迅先生儿时在鲁镇那晚的戏,其实并没有特别动人之处,但是鲁迅先生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就连沉浸在小说中的我也被深深打动,被那种快乐和纯真所感染。

①家乡的少年伙伴充满了童趣善良,没有成人世界的功利思想

鲁迅先生用了饱含热情的笔触刻画出一个个童真少年的形象,小伙伴双喜大声地说:“我打保票!”活泼可爱毫不造作不禁令我们哑然失笑,还有小伙伴们一起去偷六一公公的豆时,大家商讨着万一被发现该怎么办,儿童的调皮和可爱也跃然纸上,还有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那种场景令先生难以忘怀。

小说中的这段描述,令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了童趣的率真世界,毫无矫揉造作,有的只是少年伙伴的纯真善良,还带点少年的顽皮和可爱。多年以后鲁迅想起来,依然觉得是那么亲切,因为这些都是成人世界难以找寻的真和美。

②家乡人的淳朴友善,保存着人性中最本真、最质朴的一面

善良的六一公公知道了孩子们偷吃了他的蚕豆,丝毫没有恼怒,而是一个劲地问:“豆子好不好吃,社戏好不好看。”听到“我”夸豆子好吃,竟非常感激起来”,连忙夸“我”“读过书”“将来一定要中状元”,一个忠厚淳朴的形象跃然纸上。

通过对‘六一公公“这个人物形象的描述,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家乡老百姓的淳朴善良,他们虽然处于社会的下层劳动人民,但是他们身上却散发着最质朴最纯良的本质,这也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这也是成人世界中最难以寻觅的品质,我们往往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丢失了人的本性。

③家乡的自然山水美如画自然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就连那晚的月色都变得越发美丽朦胧,两岸的水草发出的清香沁人心脾,以及豆麦蕴藻之香令人心旷神怡,更不用说那散布在夜色之中的星星点点的渔火,还有那悠扬婉转的笛声。

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在这自然的环境中,人性的本真性、天性得到充分的释放,带给鲁迅先生的轻松和愉快,以及夹杂其中的人性温情都令人无限遐想。

当我们沉醉于这些温暖的文字和绕有意境的情节中,不由发出会心一笑。

打动我们的是家乡自然不加修饰的山水景色,当地儿童纯真可爱的自然天性,家乡老百姓淳朴和善良的本性,这才是鲁迅先生心目中理想的精神家园,一种远离喧嚣都市的宁静之地,远离功利、伪善、自私的世俗世界,这里的纯真自然,这就是鲁迅先生心向神往的世外桃源。

所以鲁迅先生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此乃先生心中所向往,又求而不得的,在那样的时代环境之下,哪里才能找到心中的那片乐土呢?

02、成年后的第一次看戏经历,暗讽了成人世界中的嘈杂和憋屈

鲁迅先生在成年后的第一次看戏经历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令他感受到了成人世界中的那种狭窄生存空间带来的憋屈,人声的喧嚣和无聊带来的无趣和落寞。

①成人世界变成了名利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狭窄的生存空间令人憋屈不已

带着满心欢喜前去看戏的鲁迅先生,却遭遇到了戏园里刺耳的嘈杂声,看戏的长条凳又高又窄,像刑具一般令人望而生畏,鲁迅先生连戏都没有看都落荒而逃。

这其实就是隐喻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各自的利益早就失去了本真性,更不用说因为军阀割据混战带来的那些纷扰。

成人世界的生存空间变得狭窄,真正适合生存的空间却很小,有种无法容身的感觉,令人憋屈困顿,所以鲁迅想要逃离这样的生存环境。

②成人世界等级森严,那种阶级分化给人带来无尽的困扰和烦闷

小说中描写了这么一个场景,鲁迅先生在戏院中看到有好几个空位,于是坐上去,立即遭到呵斥:“有人,不行!”原来这些座位都是留给“成功人士”的,也许在这些人的眼中,鲁迅先生太没有眼力了,真是太不识趣了,所以鲁迅先生最终只好悻悻然走了。

在那个时代中,森严的等级化,某些人就是凭借着手中的权利享受着一些特权,这都是鲁迅先生所反感的,成人世界的阿谀奉承表露无疑,功利思想充斥着成人世界,早已失去了人最初的善良淳朴本性,所以鲁迅先生感到困扰和烦闷。

小小戏院映射的是喧嚣的城市生活,置身于那个光怪离奇的时代中,为了寻求生存变得浮躁不安,变得刻薄世故,早已丧失了最初的美好。

03、成年后的第二次看戏经历,人性中的自私和伪善显露无疑

第二次鲁迅先生因募捐得到一张戏票,鉴于上次看戏的经历本来想打退堂鼓,可是听说有名角前来,先生再次燃起希望前去观戏,最后却依然失望而归。

①人性中冷漠和刻薄

鲁迅先生在看戏过程中,因为不知道一个名角的名字而遭到一个绅士的抢白,令先生“深愧浅陋而且粗疏”,同时感到了自己与这个现实社会格格不入。

这反映出人性中的冷漠,因为太多的经历让我们失去最美好的本性,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早没有了那种和谐和友爱,彼此之间充满了排斥和隔阂。

②人性中充满了欺骗和谎言

鲁迅先生本来是冲着名角而去的,可是眼巴巴看了一晚上的戏,却连名角的影子也没见着,这次终于彻底失望了,从此彻底告别了中国戏,因为鲁迅先生觉得“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看到这里,我仿佛听到了先生的深深叹息,叹息人性中的欺骗和谎言,鲁迅先生在成人世界见识了太多的尔虞我诈,极尽所能的耍手段,也许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人性的真善美早已消失在这个世俗中,纯真善良的人性美被成人世界弃之如敝屣。

04、心中挥之不去的思乡情结,这是鲁迅先生苦苦追寻的精神家园

小说写了三次看戏的经历,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童年时在小镇看戏和成年后在北京看戏的两次经历留下了。成年后看的两场戏折射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嘈杂,人性中的自私冷漠,这与“我”儿时的那次社戏中率真和谐的纯真世界形成了鲜明对照。

鲁迅先生用了重彩浓墨描述了儿时家乡的那次看社戏经历,这是他心里最美好的回忆,一种思乡情结,更是先生苦苦追寻的精神家园。

我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他向我们描述了一个虚幻但美好的世外桃源: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社戏》和《桃花源记》似乎异曲同工,鲁迅和陶渊明寻找的都是一个美好和谐的精神家园。

但是鲁迅先生的《社戏》中似乎更有积极作用,他所向往的精神家园更具现实感,而且鲁迅先生也在文章中发出了自己的呐喊,说明他对于当时的民众依然抱有希望,所以他将《社戏》编入了《呐喊》文集中。

《呐喊自序》鲁迅先生写道:

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也许这就是鲁迅先生《社戏》的真正意义所在。

总结一下:

鲁迅先生在《社戏》中描写了三次看社戏的情景,采用的是先抑后扬的手法,先用省略诙谐讽刺的语言描述了成人后进入大城市的两次看戏场景,后用了大量温馨活泼的笔触描述了少年时期在家乡看戏的经历。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心中难以排解的思乡情结,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虚伪和冷漠的无情批判,以及对于民众的声声呐喊,希望能够有个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这也是鲁迅先生心中神往的精神家园。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