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与同事聊天,他说退休后,将回到故乡新疆。当问及缘由,他说家人都在那里,以前不觉得,虽着年纪上升,这种感觉日渐强烈。
卧榻先生曾一度觉得,现代社会交通网络那么发达,通讯工具那么方便,当今的人还有乡愁吗?对于自己而言,当年是铁了心要离开那个闭塞、不便的家乡,心想自己是不会有乡愁的。然而,每当在朋友圈刷到有关故乡风物的照片,竟逐渐有了乡关之思。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那么地亲切。
也许,相比古人,看到日暮便想起故乡,久驻在外就动起归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是使人愁”),现代人的乡愁不会有那么强烈,但中国人的桑梓情结是根深蒂固的,这已牢牢根植于民族内心的深处,广泛反映在诗词文学作品中。台湾已故作家余光中的这首《乡愁》,堪称中国式乡愁的典范。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一日
本诗用了四个核心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前面三个意象,可以对应人生的三个时期:少年、青年、壮年。
少年时期,在外求学,乡愁是一枚邮票,借此与家人通信。
青年时期,燕尔新婚,乡愁是一枚船票,用来消解异地相思。
壮年时期,母亲已故,乡愁是一方坟墓,母亲的坟茔在哪里,哪里就是乡愁。
作为炎黄子孙,看到两岸分裂,乡愁升华至家国之愁,故而乡愁是一湾横亘在眼前、久驻于心头、挥之不去的海峡。
余光中表示,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
本诗浅白真率,看来似乎平常,却情感深切,具有阔大的时空感和深沉的历史感。这种写法,很容易让人想到宋代词人蒋捷的那首《虞美人》。
虞美人·听雨丨(南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此词以“听雨”为媒介,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漂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
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向古典诗词吸取艺术精神,在余光中的诗歌里多有体现。比如他写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寻李白》
写爱情: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等你,在雨中》
你看,形容一名女子,用了一个普通人绝对不会用的比喻:小令,而且是“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作者还提到了一位著名词作家——姜白石。姜白石是谁,南宋婉约派词人姜夔,其词以典雅唯美著称。这位女子浑身散发着的古典美,也许就是余光中理想中的心上人形象。
本来,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被誉为“艺术的多妻主义者”。他早年的诗文,是相当的西化,甚至还写文攻击过乡土文学。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八十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乡愁四韵/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乡愁四韵的梦乡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虽然近来台湾的很多动作令我们大跌眼镜,但台湾也曾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传承者。特别是韩公子一句“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曾让我们甚而感觉到理想中的“温良恭俭让”的中国人形象大概就是这样吧。因为政治的因素,台湾多次脱离大陆。台湾便产生了这种飘落在外的文化乡愁,也造就了颇具特色的的乡愁诗。包括很多著名诗人如纪弦、郑愁予、洛夫、席慕蓉等,一批大陆赴台的诗人纷纷写作乡愁诗以寄托情怀。
那,当2017年12月,被誉为台湾“诗坛最后的守夜人”的先生驾鹤西去,台湾的乡愁还在吗?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93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