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水调歌头翻译及注释(水调歌头重点字词总结)

水调歌头翻译及注释(水调歌头重点字词总结)



作者: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③,高处不胜寒④。起舞弄清影⑤,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⑥,低绮户⑦,照无眠⑧。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⑩。

【注释】
①:把酒问青天: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②:今夕是何年: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③:琼楼玉宇:神话传说中的月亮宫殿。
④:不胜寒:抵不住寒冷。
⑤:“起舞”句:在月光下舞动优美的影子。
⑥:转朱阁:月亮转过了红色的楼阁。
⑦:低绮户:月亮低低的照进雕花的窗户。
⑧:照无眠:照着心事重重的失眠者。
⑨:“何事”句:为什么偏偏老是在人有离愁别恨时才圆?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⑩:“千里”句:相隔千里,共赏美好的月色。婵娟:指月中的嫦娥,这里指代月亮。
[赏析]
由于作者与当权者政见不合,被排挤到密州去当地方官,心情很抑郁,同时他已七年不见弟弟子由,心里十分怀念,种种思绪通过此词来抒发。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这首词把宇宙、人生问题融合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怀念贯穿到赏月中去,想象瑰丽而又不忘现实生活,是作者的代表作。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宋代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苕溪渔隐丛话》)评价极高。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