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髌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这首七绝《塞上》,作者是宋代人,柳开。
诗人通过飞鸣直上的响箭,天静无风的草原,提鞍列队的胡骑,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高地阔、气势雄浑的塞外风光图,也为我们勾勒出剽悍、骁勇、矫健的少数民族群像。
中国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中有种叫“逆起”法,即首先描写动作或渲染气氛,给人一种突兀感,然后再交待人物或事件。
王维的《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都是得力于此法。
柳开的这首《塞上》也是如此,诗人首先描写动作和渲染气氛:“鸣髓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鸣髓,是一种响箭,西北少数民族常用它作为集合或出击的信号。
诗人一开始不交待开弓的人物,甚至不去写开弓的动作,劈头就是开弓的结果:响箭呼啸着直上云霄。“直上”而不偏斜,这是在暗示射者的弓硬和臂力之大,也是在暗写周围环境是“天静无风”,没有外力的干扰。
“一千尺”,当然是个夸张,但它就象李白笔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一样,并不给人以虚张感,相反却给人一种力和速度的强烈感受。这句是从视觉上来写脱弦之箭,下句是从听觉上作进一步的渲染。“干”指声达于上,“声更干”是指响箭的飞鸣声由于“天静无风”显得更加清越。诗人着意点出“天静无风”,既是交待形成“声更干”的原因,也是在造成一种凝重和苍莽的气氛。
用天地的静止来反衬响箭的飞鸣,这样既显得场景壮阔又暗寓射者的剽悍。
玉维的《观猎》和卢纶的《塞下曲》在“逆起得势”后紧接着就安排人物出场:“风劲角弓鸣”后即交待“将军猎渭城”;“林暗草惊风”后即“将军夜引弓”。
柳开的这首,似又略胜一筹,诗中这位开弓鸣镝的健儿始终没有露面,因为作者着意表现的不是这位发信号者,而是要塑造闻信号者——三百胡儿的英雄群像:“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这是一支声势雄壮、部列整齐的少数民族队伍,人为碧眼、马佩金勒,本身就显得气势不凡,更为突出的是,诗人没有去描写他们出击或驰骋时的情形,而是抓住他们出击前短暂的一瞬,描绘的是一种静态的雕塑的美。这和唐代诗人李益的名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有些相似。
他们都是善于捕捉那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短暂的一瞬,雕塑成富有诗意的突兀的群像,只不过在柳诗中,“一时回首”,变成了“尽提金勒”,更表现出游牧民族那种剽悍的气势。
总之,这首诗把天高地迥的边塞风光,剽悍骁勇的边塞民族写得极为生动传神。
故此诗在当时便广为传诵了,当时的太尉冯延已就很欣赏这首诗,要人把诗意“画于屏障”。
相传直到明代“犹有此图稿本”。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12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