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望梅止渴文言文翻译(望梅止渴的故事原文)

望梅止渴文言文翻译(望梅止渴的故事原文)



现在人们提起“望梅止渴”,总是和“画饼充饥”连在一起,似乎这两个词是一个意思,都是指用虚无缥缈的事物来忽悠人。

《望梅止渴》这篇文言文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我们先来看原文:“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魏武行役”,魏武带领兵马行军,魏武指的是曹操,曹操生前说过想学做周文王,“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曹操死后,儿子曹丕篡汉,把曹操追尊为“太祖武皇帝”,所以后代用“魏武”代指曹操,比如毛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太祖”是曹操庙号,“武”是谥号,多说几句关于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这个比较容易搞混,我们拿清朝的皇帝来举例,这样比较清楚,比如乾隆皇帝吧,他的名字是爱新觉罗·弘历,“乾隆”是他的年号,他的庙号是“高宗”,谥号是“纯”,所以称作“高宗纯皇帝”,雍正呢,叫做“世宗宪皇帝”,康熙呢,叫做“圣祖仁皇帝”,“圣祖”是庙号,“仁”是谥号。雍正、康熙都是年号,因为在明清两朝,一个皇帝一般都只有一个年号,所以用年号来代指皇帝。

谥号是人去世之后才会给予他的一个评价,人活着的时候可是没有谥号的。康熙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孝庄”就是她的谥号,是去世后才有的,有的电视剧里面孝庄皇太后活着的时候就自称“我孝庄”,真是诈尸了。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实际上叫做“太祖高皇帝”,但是后世都称作“汉高祖刘邦”,其实是不对的。

“失汲道,军皆渴”,找不到水源了,士卒口干舌燥。军队打仗,其实很大程度上打的是后勤保障,用清朝军机处大臣说的话就是在“打钱粮”,后勤保障不了,就很难打仗,比如我国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为什么胜利了要撤军,国际形势不利是一个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勤跟不上,看过一个资料,当时藏族六岁小孩子都发动起来,背着两发炮弹运到前线,人背肩抗,用牦牛运弹药武器等等,但运上去的炮弹,五分钟就打光了。抗美援朝时我们的志愿军有好多都是冻死的,或者受伤了得不到救治,我军士兵每次携带的弹药只能保证一星期时间用,这个规律被美军总司令李奇微发现了,称之为“星期攻势”,所以军队的后勤保障对于战争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古代打仗,什么是保障呢?粮食和水。破坏敌方军队的给养是很重要的手段,所以我们看到三国演义里有那么多的把对方的粮食给烧了的例子,官渡之战就是曹操把袁绍在乌巢的军粮给烧了。水源同样重要,诸葛亮派马谡镇守街亭,告诉他要当道扎营,可是马谡自作主张在山上扎营,王平都告诉他了“若敌军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可是马谡固执己见,后来果然被司马懿团团围住,断了水源,所以才失街亭。可见古代行军打仗,水是多么重要。

“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曹操欺骗士兵说“前方有一大片梅树林,果实累累,又酸又甜,可以解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请刘备来青梅煮酒论英雄,也有关于“望梅止渴”的描述,“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

这件事其实有点可疑,曹操说前面有“大梅林”,士卒就相信有吗?既然是“大梅林”,那黑压压一片梅林,难道士兵会看不见吗?就说曹操骑在马上,看得可能比士卒远一些,但是后来,“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继续行军找到了水源,就没有人心里说一句,您说的梅林在哪呢?即使这次曹操侥幸成功了,以后曹操说话,士卒还能信吗?

电影《开国大典》(不是《建国大业》)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常凯申收到宋美龄从美国发来的电报,电报中说在美国备受冷落,没有人支持给他们援助,蒋看完电报,对他的将领说,诸位,夫人来电,美国将给与我们大批援助。。。。这真与曹操的望梅止渴异曲同工啊,只是没有曹操运气好,没能“乘此得及前源”。

在《世说新语》中有多篇讲述曹操的欺诈,不知道有多少是真的多少是假的,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最著名的欺诈就是让王垕用小斛发粮,权救一时之急,然后又栽赃王垕,杀了王垕,平息众怒。

也许这是枭雄的权诈吧,不过我觉得还是林肯说得好,“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可以永远欺骗有些人,却不可以永远欺骗所有人。”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12530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