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无论自己内心是静如止水,还是动若脱兔,雨势也不会跟随心情变化,不如凝神静气地赏雨,或许还会有所启发。
北宋文学家苏轼曾在雨中赋词,一蓑烟雨任平生,充满了豪情;宋代才子蒋捷也有一首《虞美人》,抒写了他在不同阶段听雨的感受,十分耐人咀嚼。
李商隐更喜欢写雨,流落异乡、思念爱妻,一首《夜雨寄北》动人心魄;而当他寄人篱下、孤寂难耐时,写雨的诗句也摹写入微,更让人同情义山孤寂的心境。下面介绍三首雨中抒怀的诗作,描写入微,情感真挚,更显波澜起伏。
杜荀鹤出生于晚唐,年少时就有凌云之志,可是由于一直怀才不遇,心中逐渐有一种深沉的压抑感。诗人有一次在羁旅途中遇雨受阻,便投宿于江边的一个客舍,诗人观雨抒怀,写下了此诗。
诗的大意是:月光与星彩都被乌云遮挡,山影模糊,江声动荡,令人愁绪满怀。夜半时分,独坐灯前,多年的坎坷经历、以及诸多不平之事,一起都随风雨声涌上心头。
开篇先描绘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场景,“坐来收”三字,展现出一片黯淡的画面,没有月光,也看不见星辰,不仅世界顿时陷入了黑暗,也委婉地道出了诗人看不清前途。
诗人又将视线转向地面,“暗结愁”三字,采用拟人手法,似乎霎那间,山岳含悲、江水添愁,可谓情景相生,更显诗人内心之悲戚。
后两句抒写作者的独特感受,十年漂泊之苦、客中思乡之情,字字悲戚、语语含愁。“半夜灯前”,表达了千愁万绪,从而辗转不眠;“一时”,与前面的“暗”字呼应,也说明压抑已久的情感,如熔浆喷发,于是惆怅自怜的情绪,便一股脑地溢于言外。
全诗非常注意谋篇布局,作者先仰视后俯视,又由外而内,显得时空错落有致,情感纵向贯穿,并兼用拟人、对照写法,尽显才子的不凡文思。
王安石61岁时,弟弟王安礼赴京任尚书左丞,诗人在江宁城西的龙安津为之送别。自从罢相返回金陵,王安石已有多年未与长女相见,此番触景生情,也更加想念嫁到远方的女儿,诗人融情入景,写下这首七绝,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诗的大意是:荒野的烟气、冰冷的雨水,都会加重离别的悲伤,泪水浸湿衣襟,却浑然不知。春风吹拂,河边的芦苇依旧碧绿;此情此景,就像当初送你过江之时。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暮年,诗人一生宦海沉浮,晚年安居在金陵钟山脚下,虽然早已淡泊名利、看淡荣辱,却依然有很多事情难以忘怀。同时又因故友至亲渐渐离他而去,诗人便越发怀念过往的美好生活。
前两句抒写送别时的氛围,并引发其思亲之情。“荒烟凉雨”,展现出一片凄凉环境,诗人借景抒情,触动情怀,“泪染衣襟”,却毫不知晓。一个“助”字,仿佛那淡烟冷雨,都是老天爷的故意安排,纷纷前来勾起诗人的愁情。
后两句看似平铺直叙,却更显语淡情浓。“除却”,形成转折,引发清晰的回忆;“一如”,则跨越时空,将读者带到了多少年之前。诗人也是在此送别出嫁的千金,虽然世易时移,但情景何其相似,气氛也宛如从前。
王安石的这首诗构思新巧,情感深挚。作者首先渲染了一种荒凉幽寂的气氛,然后又借助“春风沙际绿”的描写,展现出风物一如往日、亲人各自东西的情景,委婉地透露出人到暮年的孤寂心境,更体现出王安石作为一个平凡的兄长和父亲,胸中涌动着血浓于水的深情。
杜牧是深受读者喜爱的晚唐诗人,他年少时就勤奋好学,入仕后更盼望一展身手,可惜一生大多数时间都流寓异乡,更是沉沦下僚,难以留名凌烟阁。这首诗创作于羁旅途中,诗人夜宿客栈,觉得孤寂难耐,夜间雨打芭蕉,更激起他无限愁情。
诗的大意是:层云起伏、雨水迷濛,天地间仿佛连成一体,却令人感觉更加遥远。细雨飘洒到帘幕,打湿了灯座,让人倍感寂寥。窗外雨打芭蕉,更令他乡孤客整夜难眠。
起首一句先展现出一片淅淅沥沥的雨景,风追着雨,雨赶着风,天上乌云密布、地面水珠翻滚,天地都笼罩在一片凄风苦雨之中。
“连云接塞”,气势磅礴,形容出范围之广;“洒幕侵灯”,细腻生动,展现了影响之深。诗人即使躲在屋里,也不能避免遭到风雨的侵袭。而“迢递、寂寥”,则分别展现了空间的广阔,与内心情感的深邃。
后两句由之前的视觉印象,转而抒写听觉感受。如丝的小雨,从空中降落到窗外的芭蕉上,雨帘密集,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令人烦躁不安。作者没有直接写雨,只是凭着听觉,就知道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同时也含蓄地传达出诗人愁思不断,犹如这丝丝细雨。
一年四季,总有令人难忘的雨季。春天时,细雨蒙蒙,滋润万物;夏日里,暴雨滂沱,荡涤心尘;暮秋时,凄雨冷风,愁人心魄;寒冬里,冷雨成冰,令人回味。诗人体察入微,感受真切,才会写出动人的诗篇。
诗歌讲究起承转合,绝句篇幅短小,要在尺幅之间描绘壮阔画面,而且还要表情达意,实属不易。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12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