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四言绝句唯美爱情(美到心碎的四言绝句)

四言绝句唯美爱情(美到心碎的四言绝句)



爱一个人能爱出人命,你信吗?赞美一个人能写一百首诗不重样,你信吗?唐朝诗人中就有这种奇葩。

1)由暗恋到杀人

唐末僖宗朝,雕阴州府(今陕西绥德)中有一歌妓叫杜红儿,歌唱得好,舞跳得好,姿色更是出类拔萃,是节度副使(大军区副司令)的相好, 副司令调任他省之后,节度使李孝恭幕府中从事(文职属官)罗虬特别高兴。他早就对歌女红儿暗恋得一塌糊涂,可是没有表白的机会。这下,副长官一调离,罗虬那感觉就跟愚公发现他家门前的太行王屋二山突然消失了一样,那个开阔那个敞亮,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红儿任我粉!在幕府歌舞晚会上,罗虬向红儿点歌,用大卷彩缎给红儿打赏。节度使李孝恭觉得,红儿是副司令的菜,罗秘书长这么挖领导的墙角,有违公序良俗,不够精神文明,所以命红儿拒收罗虬的打赏。罗虬顿感伤了自尊,大怒,起身拂袖而去。次日早上,这罗虬居然做出了极端行为,把红儿杀了!

这个罗虬太疯狂!李孝恭也恼火,你杀红儿,这不是向我叫板、打我脸吗?于是,把罗虬打进大牢。不过,没多久,赶上朝廷大赦,罗虬获释了。罗虬出来之后,对红儿念念不忘,甚至更加痴迷,开始写诗赞美红儿的美貌,一口气写了一百首,叫《比红儿诗》。

2)写诗一百首,疯狂赞情人

这一百首绝句集中夸赞红儿有多么美、多么高雅、多么令人销魂。罗虬说,红儿比石崇的爱妾绿珠美,比玉体横陈的冯小怜美,比陈后主的张丽华、唐玄宗的杨玉环美,比王昭君、西施、陈阿娇、赵飞燕、小乔、卓文君、莫愁、武媚娘美,甚至比织女、洛神、巫山神女都美,总之一句话,人类能想到的所有的美女加一块儿都比不上红儿貌美。红儿的美貌威力无比,能迷倒天下所有的男人、能羞死天下所有的鲜花。花香是红儿的舞袖香,池中弯月是红儿的眉,花枝花朵是红儿妆成后的模样,踏歌娘的歌声不如红儿,羞死新丰谢阿蛮,醉妆赛过武媚娘,若有好花儿珍宝不送红儿送给谁?!好了,打住,不再转述了。我们看几首原诗。

千里长江旦暮潮,

吴都风俗尚纤腰。

周郎若见红儿貌,

料得无心念小乔。

红儿的美貌、细腰是甜蜜婚姻的杀手,周瑜如果看一眼红儿的美貌,小乔的下场就惨了,周郎准会把她忘在脑后。

火色樱桃摘得初,

仙宫只有世间无。

凝情尽日君知否,

真是红儿口上朱。

说:你知道吗?看到新摘下的红樱桃,我会盯着它整天整天地发呆愣神,这么精美的东西尘世间根本不该有,它只应该长在仙宫,它、它分明就是红儿那迷人的朱唇嘛。

世事悠悠未足称,

肯将闲事更争能。

自从命向红儿断,

不欲留心在裂缯。 [*见文后注]

说:自从我死心塌地的爱上了红儿,就觉得人间悠悠万事都不值一提,没有什么事情值得我去在乎去争竞的,再美的美人,哪怕是夏桀的宠妃妹喜那样的美人,也丝毫引不起我的兴趣了。我的情、我的爱、我的心、我的整个生命都只属于红儿!

总似红儿媚态新,

莫论千度笑争春。

任伊孙武心如铁,

不办军前杀此人。

说:我眼前总是浮现着红儿千变万化的娇媚模样,一次次的巧笑,犹如春天里的百花次第开放。纵令那孙武心硬如铁,能斩杀不尊号令的吴王宫女,他若看到红儿的娇媚,也会软化为一片柔肠。

从随便拿来的这几首小诗,我们可以看到罗虬对红儿是多么的爱慕、痴迷、癫狂。这种感情浓烈、弥漫,他已经不能自控。他说红儿的美能让孙武心软,熄灭杀机,心生爱恋。可是,罗虬你呢,你却生生亲手杀死了红儿,这岂不是最大的讽刺和搞笑!?

3)罗虬其人

罗虬是个什么人呢?是个有才气的文士,诗歌跟罗隐、罗邺并称“三罗”。《唐才子传》说他“狂宕无检束”,《北窗琐言》记载,他因多次落榜,便放弃科举之路,依附官宦任职谋生。他曾经参加一次扫墓祭祀活动,县令恭恭敬敬地行礼如仪,罗虬则横拿着笏板,大大咧咧地站着傲然不动。县令说:“我就是个地方小官儿,不太懂礼数。您是上级官员,受国家培养教育这么多年,即使您不看我的面,您就不看死者的面,不能低调谦恭一点儿吗?”这是讽刺他没有恭敬心,连个武夫都不如。

回到正题。罗虬深爱红儿却把红儿亲手杀死,杀死之后又连写一百首诗极力夸赞红儿。这是一种什么心态?我们只能说,是病态、变态。他暗恋红儿,由于副帅官职高于他,他不敢造次,只能隐忍,默默地压抑自己。等副帅调离,他认为终于有机会了,可以大胆表白示爱了,不想却遭到正职领导李孝恭的打压,遭到红儿的拒绝,他的自尊受到深深的刺伤,恼羞成怒,拂袖离席。可能回去之后,越想越气,终于,一不做二不休,铤而走险,害死了红儿。犯罪后,侥幸脱身,他又想起了红儿的各种可爱各种美,于是写诗倾诉,倾诉了一百遍,倾诉出了唐诗中的一道奇观。他的诗也不像作秀、不是虚伪,反而是情真意切。完全是一种痴迷、癫狂的爱,病态的表白。这家伙就是个偏激、狭隘、狂傲又痴情的,具有分裂人格的变态诗人。

4)真相到底是什么?

当然还有另外版本,说罗虬杀人的故事只是传说,并无实锤。有人考证,认为原始文献表述不明,后人理解错误,以讹传讹,最终形成了罗虬杀死红儿这么一桩文字冤案。最早的文献《唐摭言》记载“虬请红儿歌而赠之缯彩。孝恭以副车所贮,不令受所贶。虬怒 ,拂衣而起。诘旦手刃绝句百篇,号《比红诗》”,其后经《太平广记》记为“诘旦,手刃红儿,继而思之,乃作绝句百编”,再后来,《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全唐诗》都持罗虬杀红儿说。最早记载的关键句是“诘旦手刃绝句百篇”,考证者认为,“刃”含义是“创”,“创”就是创作,所以,关键句正确的打开方式是:第二天,亲手创作了一百篇绝句。于是,罗虬同学的杀人污名就完美地洗白了。

我认为这样的翻案理由不充分。一个“刃”字,可以理解为“杀死”也可理解为“创作”,两说均可。但“手刃”二字解释为“亲手杀死”还是“亲手创作”更有理呢,我认为是前者。如果是创作,何必要加“手”这么个多余的字?我们再结合《唐摭言》记载的情节,“罗虬打赏被拒——怒——拂袖去——诘旦”。晚上生了一肚子气,第二天一早罗虬最可能干啥呢,写诗?杀人?两者好像都有悖常情,但气呼呼地大写赞美诗,是不是更悖常情?

我们常说知人论世,第一罗虬是个狂宕无检束的人,粗鲁不遵礼法的人,他不会按常理出牌。第二,他写诗称赞心上人,一写就一百首,这事儿本身就很疯狂、很极端,感情超出常态。第三,诘旦写诗一百篇,这时间有点儿捉急,也不合常理。所以,我还是倾向于罗虬确实杀了红儿。

论艺术水平,罗虬的诗情感内容单一、表现手法单一、文辞浅白,只能算二三流的诗。但一百首二三流的诗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如孔雀开屏,形成了张扬的阵势。这百首诗篇大铺张是罗虬的一次行为艺术,是这个心理变态的狂傲诗人冲动杀人之后痴狂感情的再次大发泄,是一场史上最痴狂的病态的爱情表白。

注释:

未足称:不值得一提。称,称道。

肯:不肯。

闲事:余事,细碎的事。

裂缯:典故,夏桀的爱妃叫妹喜,喜欢听撕裂绸缎的声音,夏桀为了逗妹喜开心,就让人每天撕绸缎给妹喜听。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