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忧国忧民”的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
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在长安整整困守了十年,即使是“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也从未放弃心中的梦想。
在成都浣花草堂的那段日子,是他后半生最安逸闲适的岁月。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即使生活安定,他也时刻牵挂着国家的安危,还有流散天涯的兄弟。
他曾写下一首诗,道尽家国之思,苍凉悲壮,入选《唐诗三百首》,后世评价:无人能及。
这首诗名为《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虽然诗名为“野望”,但是诗歌着重描写的不是野望之景,而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思绪。
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意境阔大的山河背景图。
白雪皑皑的西山,环绕着三座城池;南浦边,万里桥横跨清江。
诗人看似漫不经心的“一望”,实际大有深意。
“三城”是蜀地的军事要镇,为防吐蕃入侵,军士常年镇守。
而“万里桥”原名叫什么已不得而知了,三国时,蜀汉名臣费祎出使吴国,诸葛亮在此为他践行,临行之际,费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由此得名。
所以这看似简简单单的两个意象,实际却为后文的家国之思埋下了伏笔。
颔联两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带着妻儿一路漂泊到了蜀中,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成都定居下来。
当时蜀中未受战乱侵扰,然而洛阳、山东等地依然处于战乱中,而杜甫的几个弟弟恰巧就分散在这一带。
他在《月夜忆舍弟》中曾言“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古代本就通信困难,何况当时烽火连天。
杜甫长久收不到弟弟的来信,心中的担忧思念之情可想而知,所以才会在遥远的西蜀,泣涕涟涟。
“涕泪”二字语出肺腑,尤为打动人心。
接着的颈联笔锋一转,由对家人的牵挂转为对国家的担忧。
前一句是诗人的身世之感,当时杜甫已年近50,在平均寿命不高的古代,算是迟暮之年,又兼疾病缠身。
更令他伤感的是,大半生已过,而他却未能为国尽忠,为百姓谋福,“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梦想离他越来越遥远。
可以想象当时杜甫的内心该有多么悲伤痛苦。
这一联将他的身世之悲,和家国之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一个迟暮多病,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便跃然纸上。
尾联“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原本诗人骑马来到郊外,是为了排遣心中的愁苦,然而眼目所及,尽是萧条荒凉的景象,心中的愁苦又添了一层。
这首诗很能体现杜甫精神,苍凉悲壮,入选《唐诗三百首》。
在诗中,杜甫的情感是一步步加深的,从一开始思念弟弟的“涕泪”,到迟暮多病的伤感,未能报效国家的愧疚,到最后“人事日萧条”的惆怅,所有的情感都聚集在一起,难以排遣。
元朝诗论家方回评价这首诗“格律高耸,意气悲壮。唐人无能及之者”,我深以为然。
唐诗里,表达思念亲人或者是抒发爱国之情的作品不在少数,然而却很少能像杜甫这首诗一样,将亲人之思和国家之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而这也正是杜诗为后人所称道之处,他的诗歌反映民生疾苦,而这“苦”他也曾经受过,所以更真切,更动人。
不知你认为杜甫这首诗写得如何?欢迎一起来讨论。
-END-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130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