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至,春初醒,瘟君也阻止不了人们对春的喜爱。经历了严寒与疫情我们是多么盼望着春的到来!春天从古至今都文人墨客热衷的题材,春天不仅在生活中为人们送来了希望与温暖,还为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贡献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众多描绘春天的作品中,有一首七绝素负盛誉,小小的篇幅,却描绘了广阔的画面。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天气有晴雨,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说到这里大家都能猜到了,这首诗是就著名的晚唐诗人杜牧所作的《江南春》。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作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诗人放开视野,没有将焦点仅仅局限于眼前的春景,而是将这种繁丽的景色铺展在广阔的江南大地上。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读到这绚丽广袤,春意盎然的景象描写,顿时让人的心胸豁然开朗,充满了希望。这里“千里”两个字写的很妙,也很有分量,不但空间上扩大了诗歌的审美境界,而且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础。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在写作上,诗人运用了映衬的手法,“红花”与“绿叶”“映”在一起,从视角上突出了“江南春”的绮丽春光。同时,诗人也从听觉的角度,表现出江南春天莺歌燕舞生机勃勃的场面。
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的是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江南的美离不开水,春天更是如此。依山傍水,踏春而游,自然少不了坐下来欣赏一番,有酒祝兴,岂不美哉?说到这儿,倒有点像我们现今景区的农家乐。
接下来诗人从明丽晴空下,忽然转到了烟雨中肃然静谧而略带萧条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并且感叹“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的“四百八十”是大概数字,泛指寺院众多,诗句说的是南朝遗留下众多的寺院,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蒙烟雨之中。诗人虽游走在江南美景中,看到南朝遗留下来的众多寺院,不禁想起当年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
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的委婉劝诫。因为,唐宪宗及之后的穆宗、敬宗和文宗,皆大力推崇佛教,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会造成国力衰弱,加重社会危机。诗人的心情也由晴转雨,增添了几许惆怅。
也许有人奇怪在旖旎的美景中诗人为什么会对南朝遗留的寺院感慨颇多呢?
这要我们了解一下诗人当时的写作背景了。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咏史抒怀。杜牧“小杜”,杜甫“大杜”。杜牧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杜牧的爷爷是宰相杜佑,杜牧的父亲是杜从郁。也就是说,杜牧是世家高官子弟,而且杜牧的文学和政治才华都很出众,他在读书之余,关心军事,后来杜牧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23岁作出《阿房宫赋》。25岁时,杜牧又写下了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此时的杜牧已经很有名气,作品流传。杜牧26岁,进士及第,一生三次为官,但结局堪悲。杜牧晚年重新修整了祖上留下的樊川别墅(樊川从汉代就是长安贵人营构别墅之处,到了唐代更是私园别墅荟萃之地),并且闲暇之时经常在这以文会友,故后世称“杜樊川”。。诗人一生经历了好几个皇帝,分别是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其中唐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晚唐时代,本就有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诗人为此忧心忡忡。虽然江南春色让他流连,但是心里依旧挂念着国家兴亡,所以诗句忽然的转折,体现了诗人当时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杜牧一生,悲叹交迭也喜忧相揉。或许正是仕途的失意才使他看清了统治者的嘴脸,才使他拥有了豪健俊朗的风骨,才使他的诗中有着对社会兴亡的深思以及蔑视权贵、决不同流合污的誓愿吧!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13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