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节,也称端阳节。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不仅是有口福,还有眼福。
每到端午节,大家不由得就会想到屈原想到《离骚》。也会想到贾生贾谊,想到《吊屈原赋》。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扱兮,乃殒厥身。
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拿,鸱(chi)枭(xiāo)翱翔。闒(tà)茸尊显兮,谗谀(yù)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hùn)兮,谓跖(zhí)、蹻(qiāo)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xiǎn)。
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wò)弃周鼎,宝康瓠(hù)兮。腾驾罢牛。骖(cān)蹇(jiǎn)驴兮。骥(jì)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Iǚ),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yī)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mì)深潜以自珍。偭(miān)蟂(xiāo)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螾(yín)?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征兮,遥曾击面去之。彼寻常之污渎(dú)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zhān)鲸(jīng)兮,固将制于蝼蚁。
汉文帝四年,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途经湘水,对屈原的敬仰和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作了一篇辞赋即《吊屈原赋》。据说湘水通汨罗,因此,贾谊就在湘水悼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贾谊(前200—前168),是今河南洛阳人。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文学家,年18岁就能诵读诗书,会写文章。20岁就被文帝召为博士,受到汉文帝的重用,又提拨为太中太夫。然而,世事无常,人生难料。就在贾谊23岁那年,遭朝廷权贵忌恨。即汉文帝四年(前178)被贬为长沙王太傳。触及到湘水,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而怀念屈原。因此作《吊屈原赋》悼念屈原。
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自从屈原沉江而死,过了一百多年之后,汉朝有个贾生,在担任长沙王太傅时,经过湘水,写了一篇辞赋投入江中,以此祭吊屈原。
贾生就是贾谊。辞赋就是现在这篇《吊屈原赋》。
屈原,楚贤臣也。名平,楚之同姓也。
屈原,楚国的贤臣 。名平,和楚国王室同姓一族。担任楚怀王的左徒,不只是学识渊博,而且记忆力特别强。
这篇《吊屈原赋》,有同于祭文,“呜呼哀哉”正是祭文的一种格式。不过真正的祭文以“维”字顶格而写。结尾“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在《三国演义》“柴桑口卧龙吊丧”中,孔明的祭文则以“呼呼公瑾!”开头,以“呜呼哀哉!伏惟尚飧”结尾。和现代的祭祀文还是有所区别。
赋,也叫“汉赋”“辞赋”,是汉代最流行的一种写作文体,最大的特点,每句话有一个语气助词“兮”字。
五月初五端午节,家知户晓。
每到五月初五端午节,会想到屈原,想到汨罗。
端午节这天,吃粽子、赛龙舟,也是有屈原投江汨罗有关的很多传说。
因此,怀念屈原,悼念屈原,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承着。用赛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
也因此,说:不能说“端午快乐!”要说“端午安康”也是有道理的。
故“端午安康”也是源于此。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140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