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告子上原文及翻译(孟子告子上原文带拼音)

告子上原文及翻译(孟子告子上原文带拼音)



11.5敬叔父乎敬弟乎

11.5[原文]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①:“何以谓义内也②?”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③。”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④?”

曰:“敬兄。”

“酌则谁先⑤?”

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⑥。”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⑦。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⑧”。

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⑨。”

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⑩!”

11.5[通释]

孟季子问公都子说:“为什么说义是内在的?”

公都子说:“去表现我发自内心的敬重所以说它是内在的。”

孟季子问:“乡里人比大哥大一岁那敬重谁?”

公都子说:“敬重大哥。”

孟季子问:“那饮酒先敬谁?”

公都子说:“先敬乡里人。”

孟季子说:“敬重的体现给大哥,年龄大的体现在乡里人,效果体现在外在并非来自于内在。”

公都子不能应答,把这事告诉给孟子。

孟子说:“敬重叔父呢还是敬重弟弟呢,那人会说敬重叔父;您说弟弟做了受祭祀的先人代表那敬重谁,那人会说敬重弟弟;您说为什么体现在敬重叔父呢,那人会说他处在敬重者位置的缘故;您也说处在敬重者位置的缘故常态的敬重体现给大哥,临时的敬重体现给乡人。”

孟季子听到这些话说:“该敬重叔父就敬重叔父,该敬重弟弟就敬重弟弟,效果体现在外在并非来自于内在。”

公都子说:“在冬天就喝热水,在夏天就喝凉水,那么吃吃喝喝也体现在外在吗!”

11.5[注释]

①孟季子问公都子曰:孟季子问公都子说。孟季子,其人不可考。公都子,孟子弟子。

②何以谓义内也:为什么说义是内在的呢。义,有原则的思想观念。

③行吾敬故谓之内也:去表现我发自内心的敬重所以说它是内在的。行,实行,去做。敬,发自内心的敬重。

④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乡里人比大哥大一岁那敬重谁。乡人,某个乡人。长,年长。于,比。伯兄,大哥。谁敬,敬谁,疑问短语宾语前置。谁,指乡里某人和伯兄其中之一。

⑤酌则谁先:那饮酒先敬谁。酌,饮酒。先,作动词,排在先,礼敬在先。

⑥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敬重的体现给大哥,年龄大的体现在乡里人,效果体现在外在并非来自于内在。所敬,敬重的。在,表现在,体现在。所长,年长的。此,指伯兄,即大哥。彼,指那个乡人。果,效果,结果,指敬重的客观表现。由,从,自,作动词,来自于。

⑦以告孟子:把这事告诉给孟子。“以”后省宾语。

⑧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敬重叔父呢还是敬重弟弟呢,那人会说敬重叔父;您说弟弟做了受祭祀的先人代表那敬重谁,那人会说敬重弟弟;您说为什么体现在敬重叔父呢,那人会说他处在敬重者位置的缘故;您也说处在敬重者位置的缘故常态的敬重体现给大哥,临时的敬重体现给乡人。尸,象征的神像,祭祀时跪坐在被祭者的位置上代表被祭祀的先人的人。《仪礼·特牲礼》注:“尸,所祭者之孙也。祖之尸则主人乃宗子,祢之尸则主人乃父道。”《说文》:“尸,神像也。”恶,音wū,为什么。庸,平时,常态。斯须,短暂的时间,临时性的。之,放在“斯须”与“敬在乡人”这个主谓短语之间,取消该短语的独立性。

⑨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该敬重叔父就敬重叔父,该敬重弟弟就敬重弟弟,效果体现在外在并非来自于内在。则,该……就……。

⑩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在冬天就喝热水,在夏天就喝凉水,既然如此吃吃喝喝也体现在外在吗。冬日,名词作状语,在冬天。“夏日”用法相同。汤,热水。饮食,吃喝。

11.5[解读与点评]

“何以谓义内也?”因为“义”是“有原则的思想观念”;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当然是内在的。

公都子被孟季子的说法闹蒙了,不知该怎么回答,告诉给孟子。孟子设计好了问答,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指导公都子。孟子的推演是符合逻辑思维规律的,当然判断准确。

在此争论中,孟季子混淆了一时敬重和常态的敬重的关系,混淆了对外人礼节性敬重和对家人亲情性的敬重的关系,把人的内在的思想与外在的事物混为一谈,混淆归类,所以纠缠不清。

“斯须之敬在乡人”中的“之”是放在主谓短语之间的助词。关键是“斯须”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典型的时间副词,在这句话中怎么就成了主语了呢?这就是古今语言对释中的特殊情况。“斯须之敬在乡人”与“庸敬在兄”是一样的。“庸”是“平时”“日常”“常态的”,要当作名词看待,“斯须”是“暂时的”“短暂的”。“暂时的”“短暂的”在现代汉语中是“的字短语”,相当于名词,所以可以把“斯须”当名词看待。

同上一篇告子以自我为原点确定为内,又以事物为原点确定自我为外的混乱思维一样,本章孟季子谈内在与外在也存在思维违反同一律的问题。比如结尾孟季子的“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也是换“着眼点”造成了“错觉”。“该敬重叔父就敬重叔父,该敬重弟弟就敬重弟弟”“敬重”的发出者是自我,对我来说效果并未体现在外而是来自于我内在的判断和认识。

怎样理解公都子“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的回答及反问呢?冬天因为天冷,喝凉水会更冷,人就要喝热水;夏天因为天热,喝凉水散热,感觉就凉快,所以就要喝凉水。或热或凉的感觉在于我自己,饥渴的感觉、通过吃喝解决饥渴都是自我的内在需求和体验。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14168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