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是屈原《九歌》中的作品,后人认为《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歌上加工而成的,从诗歌内容上来看,它是一篇祭文。为了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篇散文,我们从文章的表现手法来看,它是一篇抒情散文。
在这篇散文中它主要叙述了一个故事。最开头描写了帝子降临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伴随着“袅袅”的秋风,洞庭湖的湖水兴起阵阵的波澜,树叶落尽,帝子降临在北边的洼地上,她的眼神清幽缥缈带着满眼的忧伤,让人看着都为她心疼和发愁。然后写“我”(湘君)与湘夫人相约见面,可以想象,在这个场景里,湘君站在湘水之边,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畔,十分期盼地等待着湘夫人的来临,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岸上落叶飘落,望断秋水,苦等伊人的同时,湘君一会儿登临远望,一会儿张罗陈设,可一直没有等到伊人。没有等到佳人前来赴约,他站在湘水之边伸着头遥望着远方,恍恍惚惚想起与湘夫人在一起时美好的点点滴滴,可他却未敢向自己心中的佳人抒发自己的思念,他只能把他的深情化作潺潺的流水,流水能将他的思念带给湘夫人。一直都没等到佳人来赴约,湘君这时心里会感到急切了,一听到佳人的召唤,他恨不得飞驰到她身边,早上还在江边骑马,傍晚就已经渡过西边的水边,可以看出湘君此时心情的急不可待的。
此时到了本文的最高潮的部分,湘君在急切地等待着,他幻想着与湘夫人相见之后成亲的场景,他为湘夫人打造一座美丽的婚房,它是用各种各样的香草装饰而成的,婚房被装饰得美丽而梦幻,令人心动,除了婚礼场景美丽而梦幻,还有众多宾客前来祝福,也可看出湘君对这场婚礼的重视。
最后,湘君从幻想中惊醒,他清楚地明白美好的时光是不可能一下就获得的,他最终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地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
那么这篇散文是怎么写的呢?我总结为这几点:
第一,虚构叙事抒情,整个事情都是虚构而成的,是通过湘君的心理来叙述的,心理描写形象且细腻,把湘君对与湘夫人期待之情的起伏情绪变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第二,意象抒情,文中的湘夫人就是香草美人形象,用香草美人来比喻湘夫人,只有美丽圣洁的香草才能与湘夫人相配,更能形象生动地表现湘夫人品质的高洁。
这两点是这篇抒情散文的主要写作方法。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反映了原始人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
最后文章这样写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审美效果?
让历代的读者和作者都能从中不断获取不畏艰难、不息地追求理想和爱情的巨大动力。这可以从无数篇后代作品都深受其影响的历史中,得到最好的印证。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143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