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史趣录
在了解唐诗时,我们通常会谈及唐诗的意象的精彩纷呈。作为诗歌文化的内涵,“意象”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壶老酒,酌饮之后,醇香久而不散。可是在唐初,诗歌的意象却没有那么多彩纷呈,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一首《雨雪曲》极尽写实之意: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那么唐诗是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才变得富有意向的呢?
诗歌的艺术文化在唐代的各个阶层中都有涉及,上到国家统治者与朝廷官员,下到普通百姓。就唐代诗歌的自身来探讨,其演变与发展的过程经历了相对比较长的时间。诗人们的作品中不乏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诗人们的作品中不乏五言律诗、七言律诗。除此之外,经过几代诗人的努力,格律诗也跨过了最初的试用阶段,被诗人们广泛的使用。在唐代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声律说的运用促成了近体诗的出现,且其平仄与押韵越来越严格。
五言古诗、屯言古诗、格律诗、近体诗的发展都为唐诗的兴盛积累了宝贵的财富。与此同时,再与初唐时期的古诗相融,那么唐诗本身的多样性与表现力也更加丰富多彩。
繁盛的诗歌文化是唐朝诗歌富有意向的根本原因,它所营造的社会风气为意向富有化进程营造出一种多元又不失风格鲜明的生动的基调。
在唐代,统治者对社会中的各种意识形态实施开明与包容的政策,儒家、道家及道教、佛教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诗人们的思想绝对不受约束。
由此使诗歌的创作空间更加广泛,并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唐代诗歌意象具有的丰富性以及生动鲜活性等特点中,儒、释、道三教的思想文化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唐朝繁盛的思想文化中,三教文化并行发展以及相互融合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初唐时期,统治者迫切需要儒家的文化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的完整,因此对儒家文化大力提倡并且支持。
唐代是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繁盛时期,统治者继承了历代朝廷重视佛教文化、礼敬诸佛的思想传统。主要表现在:佛教的发展规模空前扩大,以及佛教经典与艺术的繁荣,而佛教各宗派的创立以及进一步融合则顺应了整个唐代思想文化融合、发展以及统一的趋势。
道家文化在唐代的发展也进入了兴盛时期,这与统治者的政策有关,更重要的是与这一时期以三教合一为主要背景的思想文化发展是休戚相关的。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借鉴佛教的思辨哲学,还吸收了儒家的圣贤之道,因此,这一时期的道家文化思想体系更加充实。
三教并行对诗人们创作的诗歌及其意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使其较之以往丰富多样化了。相应的,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要影响其时代的诗作意象,就要从诗人受其时代文化影响,从而要表达怎样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如何表达一一选取怎样的景和象这两方面来说起。
一方面,三教兴盛使人们对宇宙、社会、人生观念的理解变得多样化了。这一理解可能偏重儒家文化、或者偏重道家文化、或者偏重佛教文化,或者是兼受三教文化的影响。如在解释宇宙自然的问题上对“道”的理解,有儒的天道与道家的自然之道,还有佛教缘起思想。
另一方面,三教文化使人们对宇宙、社会、人生理念的表达手法及形式的影响也更加丰富化了。而基于宗教宜善劝善的特殊性,相应的表达形式也变得生动鲜活化,宜为人们所读解、体悟。
儒、释、道三教文化在唐朝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以及统治者足够的重视。因此,受三教文化的影响,唐诗意象展现了其丰富多样性、生动性、鲜活性。不仅如此,儒、释、道三教思想文化在理想人格、境界、修养见性等方面对唐代的诗人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沉郁”的文化内涵是“仁”,其表现的是仁者对人世沧桑及人间疾苦的深刻体验与同情。唐代“诗圣”杜甫的很多诗歌作品都体现了儒家文化“仁”这一核心思想。
《新安吏》一诗是杜甫从洛阳赶回华州途中创作的。诗人亲眼见到官吏们的横行,百姓所受的苦难,以及爱国将士们种种可悲可泣的事迹,由此百感焦急,忧虑丛生,出于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担忧,遂而写下这首杰作。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愕。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描述了白发老者的被迫入伍,妻子儿女的生离死别,父子兄弟的纷纷战死的悲惨景象。
从杜甫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仁”就是代表了儒家“沉郁”的文化内涵。儒家哲学可以称作是情感哲学,用一个字来概括这样的情感哲学就是“仁”。
在儒家的思想文化中,“仁”是一种大爱,是人类普遍所共有的关怀之情、同情之心;从爱物命,进而爱天下苍生;从爱自然界,进而爱整个宇宙,这种人类的大爱之情渗透到杜甫的全部作品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象,就是儒家的“沉郁”
“飘逸”的文化内涵就是道家的“游”。其精神境界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指精神的自由超脱;其二是指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在唐代诗仙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处处能够体现出具有道家“游”的文化内的审美意象大风格。“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君不见,黄河之水夭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些诗歌呈现出一种自由与超脱的意象世界。
佛教讲“顿悟”。这里的“悟”是形而上的,它是指对宇宙、自然、生命的体会与领悟。而当这种领悟与体验出现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内心的愉悦,即是“禅悦”。象征“空灵”的意象风格就是这种“禅悦”的写实。
诗人王维的诗歌中处处体现着“空灵”的审美意象风格。其很多诗作都极富禅味。如写宁静清远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是一个夜静山空的意象世界。人的心只有在闲静下来才能感觉到桂花的飘落,在这样宁静的夜晚,春天的山谷中满是空寂。明月从山谷中升起,山鸟受到惊动,在山涧中时而会发出鸣叫在这样“空”的寂静中,使人从“鸟鸣”的瞬间领悟到山中永恒的空寂。
意象是审美的重要标准。就唐诗来说,对唐诗意象的分析与欣赏可以使人们得到很多有关审美理论的启示,唐诗呈现出的意象注重意与象的相互交融,和谐统一。美的本体是中国传统美学赋予意象最基本的规定。
在唐诗意象的欣赏过程中,诗歌欣赏者逐步进入审美状态,对诗歌意象蕴藏的真实含义进行探讨、研究。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具有诗歌欣赏者的本性色彩的想象世界,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是诗人和诗歌欣赏者一起创造出来的。
欣赏者结合个体差异性所建立各自意象世界的过程,是欣赏者实现了对自我确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诗歌欣赏者对世界、自然乃至宇宙的源源不断地进行着沉思与感悟,其人格逐渐得到升华,最终使精神世界达到一种高度自由的状态,进而获得终极性意义。
唐诗的意象同样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就艺术创作的理念来看,知觉的完整性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它强调主体与局部的完整关系,强调知觉特性在于“现象性”和“表现性”,其中反映着主体对知觉对象所特有情感属性。
唐诗的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即体现了这样的性征。因为,唐诗中的意象是诗歌创作中营造出来的带有鲜明情感的物象,是所谓情与景的交融。因而,人们在对诗歌意象进行审美时,也是以一定的审美情趣作为标准来认识其中的物象、感受诗人传的情意的。
最后,唐诗意象在道德实践方面也是具有其当代价值及启示意义的。唐代诗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作品的丰富多样,更在于其创作的诗歌意象所传达的高尚情操与人生价值观。因而,对唐诗意象的体会领悟,这对今天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修养的提高是有其裨益的。
比如从杜甫的诗歌意象中,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位仁者的胸怀与真实的历史,更对什么才是真正的高尚加深了理解,由此更鼓励自己要以一颗仁义道德的心爱己爱人。不仅如此,还应该做到无论当下生活状态如何,都要安分守己、知足常乐。
唐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了解唐诗的意象历程,可以使更多的诗歌爱好者与欣赏者在深刻感受唐诗生动性的同时,进一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14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