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白雪歌武判官归京的名句是什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分句赏析)

白雪歌武判官归京的名句是什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分句赏析)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是盛唐边塞诗的领军人物。岑参两度出塞,他把耳闻目睹的边疆风情和亲力亲为的从军经历结合在一起,向我们描绘出一幅别样的边塞图画。岑参流传下的边塞诗有七十多首,像《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走马穿行奉送风大出师西征》等,都是史上边塞诗的经典之作。后人评“高岑”诗歌:就艺术风格的独特鲜明、反映生活的丰富广阔,高适皆不及岑参。岑参堪称是唐代边塞诗最杰出、最卓越的代表者。

今天我们赏析的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岑参的代表作,一首咏边塞诗的名篇,多年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诗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更是享誉千古,广为传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从诗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白雪歌”,即咏雪和送别,在白雪中送别,在送别中下着白雪。

唐代的送别诗数不胜数,佳作颇多,而这首诗却把塞外奇美的雪景与别情融为一体,很是别具一格。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开篇未见白雪,先闻风声,由风见雪,用“北风”引出“飞雪”,即所谓大雪必随大风而来。风有多大呢?是“卷地白草折”。白草是西域特有的一种草,很有韧性,因是灰白色,所以叫白草。白草固然韧性很强,但风力更强,它是那种卷地而吹的北风,是那种贴着地皮吹来的劲风。同时气温骤降,天降大雪,草经霜而脆,所以韧性十足的白草被折断。可见天之冷,雪之大。一个“即”字,活化出内地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那边塞的雪是什么样子的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人用了形象的比拟,尽显塞外风雪特点:它来的那样快“忽如”,虽是风起雪至,却也真是迅疾;它是那样大,不是一朵一朵的,而是花团锦簇,“千树万树”,雪压枝条,宛如春天盛开的梨花。以花喻雪,以春景比冬景,让人忘掉边疆的苦寒,忘掉那“八月飞雪”的寒冷,而内心充溢着喜悦和温暖。

上面四句紧紧扣“雪”写边塞奇丽、奇特的奇景。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由外面的雪景转写飞雪入幕,画面随之进入中军幕帐中。雪花飘飘而落,打湿了罗幕;狐裘不暖,锦衾嫌薄;角弓不控,铁衣难著。从感受写寒意,账内尚且如此,那账外呢?然后诗人就将镜头拉向账外。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无际沙漠,冰雪可以高达万丈,纵横交错;万里长空,那惨淡的愁云,仿佛都被冻得凝住了。一下一上,一地一天,天上音韵聚集,地上冰雪覆盖。由“愁云”引出送别,镜头拉回到中军账内的送别宴会。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中军帐里,设宴为武判官饯行,那演奏的乐器,都是很有西域特色。这是送别宴上的场面,足见宴会之热烈,送者之殷切。宴会还在进行,而雪仍然在下着,此时雪中的景象又是什么样呢?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傍晚时分,纷纷扬扬的大雪还在下着,中军帐的旗杆上,白雪打湿的红旗,已经被冻住了,而不再是迎风招展。白雪红旗,在茫茫的天地间,非常抢眼。这也是塞外军中特有的景象。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别的场面终于到了,大家一起在轮台东门目送着武判官的离去,以至于身影消失,雪地上唯有马蹄留下的印记。武判官已远去,诗人仍伫立不归,依依惜别的诚挚情意溢于言表。

以“雪”写起,以“雪”终结,雪中送别,感情深沉,把塞外奇丽的雪景贯穿全诗,融情于景,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充满奇思异想,很有艺术感染力,被赞为盛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