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四句都不押韵,不是诗歌。
古体诗与近体诗之争在于平仄格律,现代诗与古诗之争在于长短形式、文言与白话之争,但是在押韵这个问题上,是诗就押韵,这个是没有争论的。
不要看现在那些简单分行不押韵的散句,那些东西写得很好,很有意思,是文学的新形式,称之为金句也好,段子也好,但是不是诗了。
形式比诗稍微散一点,就有个新名称——散文诗。散文诗既不是散文,也不是诗,还多多少少有押韵的存在,但是已经另分门类。取个新名字很容易,不要把思维困在“诗”上。
诗是抒情言志的韵文。押韵是诗的基本特征,要否定、突破这一点是可以的,但是就不是诗这种体裁了。
古诗不讲,就算是天马行空的现代诗,明里暗里还是有韵脚存在的,虽然是多变的,平仄同押的,但是一首诗,肯定是有韵的。这一点不用怀疑的。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相信大多数人在读到这首诗的时候都有这个疑问,然后被老师或者大人用各种理由糊弄过去,大多数人就忘了。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一种比较内行的解答是这首《杂诗》是古体诗,所以不押韵。
但这是不对的,如果是诗歌始蒙阶段春秋战国以前,说到诗句偶尔不韵是讲得过去的,但是《诗经》就已经是相当成熟的诗歌形式了,在经过魏晋声韵学飞速发展后,在唐朝格律诗已经完整形成,还写出不押韵的“诗”是不可能的事情。
是不是古体诗只是对押韵的韵脚有限制。格律诗必须使用平声韵,而古体诗平仄通用。
所以说《杂诗》是古体诗是对的,但是因为是古体诗就不押韵,这是逻辑错误的。
这首诗其实是《杂诗三首其二》,我们来看整组诗:
其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其三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我们不看内容,不讲平仄,只看韵脚。其一“口”为平水韵“二十五有”,而“否”是个多音字,在这里明显是有没有的意思,读作“fǒu”,同属“有”部,所以虽然是仄声韵,但是是押韵的。
再看其三,“声”、“生”两字平声,押平水韵“八庚”部。
一组诗,头尾两首都押韵,而中间一首却借古体诗的名义不押韵,这不论在诗歌昌盛的大时代中还是王维文采飞扬的个人风格中,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首诗一定是押韵的,至少当时在王维口中是押韵的。
第二种更高端的解答是这首诗是奇数句押韵,“君自故乡来”中的“来”和“来日绮窗前”的前同属“小言前儿辙”,是押韵的。
什么是“小言前儿辙”? 是十三辙之外的两道用儿化音节构成的辙,是比较宽的押韵。
什么是“十三辙”?就是指“十三道大辙”。
什么是“十三道大辙”?是在元代用于北曲的韵书《中原音韵》上,明清时期在民间发展出来戏曲演唱押韵规则,所谓之《北平十三辙》。但是这套押韵方法在诗词曲的传统界一直受到抵制,大抵原因就是因为是普通话的范儿,同时过于宽泛。
提供这个解答方案的文学博士知识很丰富,敢于大胆假设,不过有点想当然了。
第一,奇数句押韵不叫押韵。
第二,成于宋末,上承《唐韵》、《广韵》的《平水韵》尚且分析不出《杂诗》的韵脚,用完全不同于中原语音的北方话十三辙来分析唐诗更加不靠谱。
第三种解释是本人个人看法。
正如前言,《平水韵》的成书是南宋,虽然和唐韵一脉相承,但是几百年语音是有些微变化的,但是从《唐韵》的193部合并成《平水韵》的106部,押韵韵部区别应该说是越来越宽松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杂诗》的韵脚字“事”、“未”依然不押韵,这只说明一点,方言发音区别。
王维使用了即使《唐韵》也不记录在案的方言发音。而在这种语音中,“事”、“未”是同一个仄声韵。
这是不是削足适履?我们详细来看看这种说法有没有理由。因为本人非声韵专家,不考《唐韵》,还是从《平水韵》来分析。
“事”属于平水韵“四寘”部,而“未”属于平水韵“五未”部,明显不同韵。
如果我的假设成立,那么绝对不止这两个字有这种现象。我们来看这两个韵部的其他常用字的大致发音。
发没发现问题?“醉”、“泪”、“睡”、“坠”等等这些在现代汉语中与“未”字韵母相同的字在平水韵中与“事”同在“四寘”部。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搜集整理增补《切韵》成《唐韵》的过程中,孙缅的口中这些字的发音是有区别的,但是在王维的口音中,这些字的韵母是一致的。
当然,也许孙缅区分这两个韵部只是源于声母的不同,但是后人在修改韵书的时候并没有对这两个韵部进行合并,造成这两个韵部的字按照韵书来看一直不押韵。
而“事”字的发音也在后世中越走越远,直到如今的普通话中与“未”字完全不同了。
诗,一定是押韵的。
至于因为语音变化引起的不押韵,在诗文中绝非少数。
《杂诗》也是如此,不能成为我们今天很多人写不押韵的东西又自称为诗的借口。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154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