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描写古代建筑的句子摘抄(描写古代建筑物的优美句子)

描写古代建筑的句子摘抄(描写古代建筑物的优美句子)



有一种说法是,人越长大,越爱回忆童年。

盛夏总在七八月份,屋外太阳用灼热的火舌习惯性炙烤着大地,尽管闭门不出,但屋内似乎不断有热气从地底下冒出来,置身其中,像油煎般难受。

这时总要按下空调遥控器,稍等一会气温便渐渐低下来,好像将暑热清退,但待久了,又觉空气不流通,脑子也变得昏昏沉沉。遂果断关闭空调,就着剩余的清凉,歪坐在席子上,纸扇轻轻摇摆,恍惚回到了儿时的夏天。

图片原创

童年的七八月份是自由自在的暑假,那时候总爱回到乡下的姥姥家撒疯般的玩耍。姥姥与姥爷一直住在老家几辈人待过的老房子里,他们不愿离开这房子和儿女一起定居城市,说留在这儿舒服。

那时候,我总是不相信老人的说辞,以为他们是不好意思与子女住在一起,毕竟老屋岁数那么大了,怎么能有城市的新房住的舒适呢?可当我长大,姥姥姥爷早已坟头青草莹莹,我总是会想念起“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一番老屋盛夏景象。

图片原创

相信有一些人会对古建筑情有独钟,一脚踏进宫阁殿宇或老宅民居,活生生就是一个“天然空调房”,是另外一个冬暖夏凉的世界,令人神清气爽、心明眼亮。

那么,为什么老房子,甚至更精雕细琢的古建筑,在室内温度上似乎比现代建筑更加宜居?我们的祖先,在房屋建筑上有着哪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智慧?

今天就来揭开古建筑的温度之谜,好好领略古建筑之美。

01

翘角飞檐,雕梁画栋,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高级美

中国古代建筑,造型精美、装饰繁复,檐角轻盈翘起,向上如飞鸟展翅;榫卯相扣,五脊六兽镇守屋脊,寓意逢凶化吉。

瓦瓦相盾,遮光防水;檐铃数只,纹饰精美,清风过处、“铁马”和鸣。其匠心独运的艺术,巧夺天工的工艺,具有独特的韵味,早在隋唐时期,日本就争相效仿。

中国很多地区处于北温带,阳光照射大地的角度因四季而变,如果能设计一种屋檐,可以调节阳光的照射效果,绝对是一项造福人类的发明。

聪明的古人很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古建筑通常会将屋檐向外挑出,这样早上太阳位置较低时,阳光能轻易地照进屋里,这个时候的阳光很柔和,不冷不热。到了中午,太阳上升到屋子正上方时,向外伸长翻卷的屋檐又会将强光挡在屋外,隔绝热量,室内就能保持凉爽。

既能很好的阻挡夏季的燥热,又尽可能保留冬季温暖的日光,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怎么能不令人感到舒服呢。

翘角飞檐,不仅很好地照顾到了房屋调节温度的功能,还能令建筑造型美观大方,层层叠叠的飞檐,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四角翘伸,如凤鸟展翅,伸展出飘逸的古典风范。

中国的古建筑,除了屋檐,梁架结构也是一大特色。

多层木构件,上承屋顶,下接立柱,层层上抬,在房屋顶部形成一个架空层。夏天阳光透过屋顶,经过这一层“坡屋顶”的过滤,热量得到缓冲与降温,冬天这种“抬梁式”结构还能有效隔绝外面的寒冷,传至地面的温度自然就接近于人的体温,引起舒适。

古建筑中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叫“藻井”,富有想象力的古人,将这华丽的“井”搬上了屋顶,如一把大伞,撑在建筑之上。其目的很单纯,井中有水,水能克火,“藻井”是造屋防火之必须。

建筑越精美,藻井的结构越复杂,上面的莲花图案也越瑰丽绮美。

02

坐北朝南,背山面水,蕴含万千气象的布局之美

《易经》曾言,“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也就是说,真龙天子居住的皇宫应该坐北朝南,正面拥抱阳光意味着开诚布公地广纳谏言,正大光明的治理国家。

紫禁城作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整体面朝南侧、开设窗户,北侧则封闭起来。

其实这种设计思路有着科学的解释,且符合中国地理和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主要源自于东南太平洋的高气压中心,引起南方多雨的季风性气候,在南面开窗可以通风和去除暑气。冬季则相反,高气压转移到了大西北,容易刮起偏北寒风,北面封闭可以抵御这种寒风,有利于冬季御寒。

而且紫禁城内,光太和殿南立面就有11个开间,大大成全了宫人们夏季可以惬意地纳凉。同时整个布局宏观大气,诠释皇家威严的仪态,不愧是明清皇帝执政、生活的地方,大格局和小心思,缺一不可。

另外,背山面水的布局特点也大大加强了紫禁城蕴含的万千气象之美。

内金水河从西北向东南贯穿整座紫禁城,补充了城内水汽,犹如一个小小生态园,可以自发调节局部气候,达到降温避暑的效果。

而紫禁城北面的景山,阻挡了与山垂直的气流,建筑侧面,与山平行的气流则毫无阻碍地在宫殿中顺畅通行,十分有利于开窗通风,呼吸新鲜的空气。

最后还有镇门的石狮,雄踞于两侧辟邪安宅,为建筑增添气势。

03

和谐生态、资源利用,内外兼修的自然之美

古人擅长因地制宜,紫禁城屋顶还会分层铺设30厘米厚的“泥背”,就像给古建筑穿上了厚厚的防护服,利用其导热系数低(不利于导热)的特点,大大削弱了外界温度的影响。

古建筑的墙体还会采取“填馅”做法,厚度可达1.45米,外表是整砖砌筑,中间用碎石填充。这样的方式有如下三大好处,一是极其稳固,可以支撑起梁柱结构;二是这样的厚度避免了外界温度影响,有保温隔热的性能;三是节省了砖石材料。

一句话总结其优点就是:低耗高效,绿色环保,实用性Max,彰显着古人精益求精的智慧。

民间的建筑也各有特色,蕴含其中的智慧也毫不逊色。

云南的傣族竹楼就地取材,由竹子搭建成整体架构,有利于通风;大大的屋顶盖上茅草遮阳;底层架空、远离地面的潮湿等等,这些措施可以很好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

这是因为云南,地处边疆,高温多雨,在这个湿度大的闷热环境里,防热与隔湿就成为了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傣族竹楼(图片来源:无版权网站)

北方建筑也采取了一系列符合生态原则的措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就是利用黄土制成墙体。

这一厚重、封闭的建筑形态,在典型季风性气候的地区(降雨量少,日照充足)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可以抵御昼夜相差较大的温差。

正是兼具隔热能力和蓄热能力,才使窑洞成为黄土高坡上人们世世代代安居乐业的地方。


优秀的建筑如同优秀的人,都需要内外兼修。

斗转星移间,古建筑历经风雨沧桑,绘于其上的万千气象,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与人文关怀。

人与建筑,是生态中的一部分,中国古建延续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立足大国匠心,为大好河山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当人类的本领越来越大,是不是到了该回归本真的时候?

不朽的古建筑,蕴含着不朽的生命力,它是历史的延续,也在启示着我们要时刻关注绿色生态,与自然和谐共舞。

炎炎盛夏,是与古建筑邂逅的好时候。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