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朋友圈看到刘姐发状态吐槽,“我太难了,高薪招人,面试了几十个,却一个也没招到”。刘姐是一家通讯科技类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从业将近二十年。
最近刘姐所在的公司要重点拓展线上业务,需要招聘大量精通电子商务的全职和兼职人员。本来刘姐想着,有好几个合作院校,半个月内招十几个人应该非常简单。
令刘姐万万没想到的是,虽然来应聘的确实不少,但让刘姐看上眼的却一个也没有。
我就跟刘姐开玩笑说,要求不要太高。结果刘姐更加无奈地跟我说,“我根本就没啥要求,一分钟云面试,就只是让他们做个一分钟自我介绍而已”。
还没等我说话,刘姐继续吐槽,“提前告知他们只有一分钟自我介绍,应该都准备得挺充分。结果呢?一分钟完全变成了在不停地说自己有多优秀多牛逼,最后连应聘哪个岗位都没说。你说,我怎么要啊?”结果可想而知,因为对企业而言,相比于优秀,他们更需要的是适合岗位要求的人。那么,我们如何提前准备一分钟自我介绍,才能在短短60秒内,得到面试官的青睐,从而顺利进入下一轮或得到录用通知呢?结合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总结出以下三点建议分享给你。
青年作家刘同在《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写道,“和一些做HR的朋友聊起这样的求职者,发现原来在业界对这样的求职者已经用了一种病症来形容了,叫做我是个啥”。
所以在一分钟自我介绍里面,我们一定不要关注我是个啥,而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向企业展示出你就是他们想要的那个人。
要想让面试官觉得你就是他们想要的那个人,就需要提前就要对自己进行职业兴趣测试、知识技能分析,然后结合企业岗位要求去选择在一分钟内我们传递哪些信息。
要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我们可以通过MBTI、霍兰德、兴趣岛等对自己进行职业兴趣的分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自己了解自己的特点,避免陷入“我是个啥”的误区。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也提出了一个能帮我们发现自身优势和特点的方法,也就是反馈分析法。
反馈分析法是当不论我们做任何关键的决策,采取什么关键措施,都要写下来我们希望得到的结果。当真正实施之后,将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对比,就能发现我们的优势。
之前有一个从事人力资源的朋友曾经说过,求职者“有特点比万金油要好得多”。因为有特点意味着求职者提前进行过自我分析和职业规划,万金油则把选择权给了别人。
很多应聘者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已经开始面试了,却还没有花时间去深入了解公司及岗位的相关信息,更不用说融入一分钟自我介绍了。
简单换位思考一下就知道,如果我们是面试官,我们希望遇到什么样的应聘者。是对企业和应聘职位一概不知,还是对企业和应聘职位了然入心,答案不言自明。
就像刘姐说的那样,如果一分钟内,面试者没有把自己所要应聘的岗位说明白,没有把自己的知识能力经历跟岗位要求相匹配。那么,再优秀的人,她也不会给第二次面试的机会。
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前通过公司官方网站、各种求职网站、知乎过来人的经验贴等多种途径,来深入分析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以后需要承担什么样的工作,哪些知识技能特点能给我们加分。只有把这些了解清楚,在一分钟内才能讲清楚我们是最合适的人。
有些求职者可能会想,就只是一分钟而已,用得着这么费事吗?当这样想的时候,其实已经相当于降低了面试通过的概率。
一分钟自我介绍是公司快速筛选的一种方式,当面试官觉得你不错的时候,一定会给你更多的时间来展示自己。如果准备不充分,早晚也会暴露马脚。
也许我们会发现,有些人跟我们经历差不多,但最终她却获得了录用通知,而我们却落选了。明明获奖实践的经历都差不多,都拿过奖学金,都有丰富的社团经历,都参加过某企业实习。
但是为什么结果却差别那么大呢?这时我们要知道,内容相似,陈述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位资深人力资源经理曾经跟我分享,她最喜欢那些能够清楚说出123的应聘者。因为如果在一分钟里话都讲不明白,以后在工作中,怎么跟领导同事有效沟通。
这也是现在职场中非常强调的结构化思维,简单来说,就是条理清晰把话说明白。但是现在不管是工作中还是求职中,都有太多人说不明白自己的想法。
当我们使用结构化思维来准备一分钟自我介绍时,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讲清楚123。
一分钟自我介绍,至少应该包含下面三类关键信息:
①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一个两个太少,四个五个太多)
②我为什么来面试(提前了解过企业和职位信息的体现)
③我能带来什么价值(自身知识能力与应聘岗位的匹配程度)
当我们这样自我介绍时,既不会太过眼花缭乱,也能够在短短的60秒钟将各种关键信息都不着痕迹地融入进去,不动声色脱颖而出。
杨小米在《行动变现》一书中写道,“我们总是分析什么好,而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你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好的一分钟自我介绍也是如此。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8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