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生活哲理故事及感悟(10个哲理故事及启示)

生活哲理故事及感悟(10个哲理故事及启示)



故事蕴含哲理,哲理通过故事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应用。请看:

10个哲理小故事,个个蕴含生活大启示。

故事 1

南非总统曼德拉,曾被关押27年,受尽了虐待。他就任总统的时候,邀请了三个曾经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来观礼,并恭敬地向他们致敬,在场的所有人全部惊呆了。 曼德拉说:“当我走出囚室,走出监狱的大门,迈向自由的时候,我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我的身后,那我还是活在监狱当中啊。”

哲理启示:如果不能从过去的悲痛和怨恨中走出,那活着本身就是一座监狱。

故事 2

孟轲(孟子)刚上学时,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就逃学跑到外面玩。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被世人尊称为亚圣。

哲理启示:立志求学要赶在少年,一旦年岁增加,俗事缠身,那时你想学都静不下来了。

故事 3

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老子,据说活了160多岁,有一天他把弟子人叫到床边,他张开口用手指一指口里面,然后问弟子们看到了什么?在场的众第子没有一个能答得上。于是老子就对他们说:“满齿不存,舌头犹在”

哲理启示:牙齿虽硬,但它寿命不长;舌头虽软,但生命力更强。

故事 4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某年住在法兰克福的旅馆,紧靠旅馆有一家小饭馆,他常去那里吃饭,那也是当地军官们常去的地方。每次吃饭前,叔本华总要把一枚金币放在自己面前的桌上,吃完饭后又把金币收回自己的口袋里。有一天,这一幕被侍者看到了,就问他为什么。叔本华解释说:他每天在心里与那些军官们打赌,只要他们哪一天会除了马呀、狗呀、女人呀之外还能谈点别的话题,我就把金币放进旅馆的施舍箱去。结果每次都是叔本华赢。

哲理启示:生活不能只有马、狗或女人等等诸如此类的话题,还应该有更高更深远的思考。

故事 5

老和尚携小和尚出游,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该女子趟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师父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过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

哲理启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心胸宽广,思想开朗,遇事拿得起放得下,才能永远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

故事 6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一生一直麻烦不断,雅典的奴隶主、当权者想处决他,他妻子也经常向他发脾气。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待客,妻子为了一件小事大吵大闹起来,苏格拉底却淡然置之,笑着道:“好大的雷霆啊!”谁知妻子越闹越凶,竟然当着客人的面,将半盆凉水泼到了苏格拉底身上。客人很尴尬,以为苏格拉底一定会发火,谁知苏格拉底却心平气和他说:“我知道,雷霆过后,必有大雨。”

哲理启示:面对生活的麻烦和烦恼,不仅要有从容面对的勇气,更要有轻松应对的幽默和智慧。

故事 7

公元前521年,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前去拜见老子。见到老子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二人相谈甚欢,老子见孔子态度诚恳,也把古代的礼制一一传授。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老子,其犹龙也!”

哲理启示:无论自己的成就再大,学识再广,也不要忘记自己的恩师和曾经教导自己的“贵人”。

故事 8

一次,古希腊哲学家捷诺的学生问他:“老师,您的知识比我们多许多倍,您回答的问题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对自己的解答总是有疑问呢?”

捷诺用手在桌上画了大小两个圆圈,并说:“大圆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的多。但是这两个圆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的周长比小的长,因而我接触到的无知的范围比你们的多。这就是为什么我常常怀疑自己知识的原因。”

哲理启示:一个人的学识或境界越大,他越会感到自己的不足,越会意识到自己更多的无知。

故事 9

古希腊犬儒学派哲学家第欧根尼常常在大白天也点着灯走路,每当人们诧异地问他时,他便回答说:“我正在找人。” 岂不知,他这是在讽刺当时社会上没有一个真正配得上“人”这一称呼的有德行的人。

哲理启示:人字好写,不好做。要想真正做一个正直、善良、有德性的人,是需要付出很多牺牲,舍掉很多幸福和快乐为代价的。(这也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出“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这句话的道理)

故事 10

古希腊哲学导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支最大最美的麦穗。

第一个弟子走几步便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他立马高兴地就摘下了。但是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支更大更美,但由于只要一次机会,他只得遗憾、艳羡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更美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已经全被他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路程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路程时验证下这种分类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路程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得到了自己想要也是经过自己验证过的。

哲理其实:情感的选择往往只有一次机会,只要无愧于自己的人生,即便没有获得最大最美也是满意的,幸福的,值得的。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