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神十二”3位航天员成长的故事惊人相似,他们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1979年,聂海胜转入镇上的孙寨中学就读。因成绩突出,在召开全校教师大会时,聂海胜经常被作为老师公认的好学生来谈论。此时,聂海胜的家生活依然艰苦,带咸菜到学校吃住一个星期,对于聂海胜来说是常事。聂海胜用“艰苦磨砺”来形容这段童年经历,在他看来,这也是伴随他终身的宝贵财富,“它为我学生时期圆满完成学业,参军后当好一个兵、当好一个飞行员和航天员,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2年9月,刘伯明以优异成绩考入依安县第一中学高中,刘伯明知道家里困难,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住校。父亲咬牙花100多元钱给他买了一辆二手的自行车,供他往返。家距学校10余公里,他每天骑破旧自行车早晚往返家和学校之间20余公里。东北夏季短冬季长,每年11月份便是冰天雪地。每天要早起两个多小时,去学校上学和放学回家都需花近1小时,晚上8时才能到家。他带午饭总是玉米面大饼子,外加咸菜。一年四季都没换过新衣服。为赚学费,暑假到附近砖厂打力工。吃多少苦受多少累,他从来不说,却锻炼了他的体魄和毅力,为成为航天员奠定了坚实基础。
10多岁时,汤洪波已是家中插田扮禾的一把好手。当时,汤洪波的父亲汤海秋承包了10多亩田,白天种水稻晚上烧砖,干活瞌睡了就吃个鸡蛋、喝几口补脑汁提神。“双抢的时候,他跟在后面收谷子,满身都是禾灰,只看得清两个眼珠子。”在父亲汤海秋眼中,儿子从不叫苦叫累,小时候干得最调皮的事,就是偷偷躲在田地里看小说。“天刚蒙蒙亮,他就起床烧柴火做饭,做完家务后才急急忙忙去上学。因为怕耽误上课,他就抄近路,骑得比其他孩子快。”汤海秋说。
三位航天员的人生经历也有着惊人的相似:都从小在农村长大,青年时吃了很多生活的苦;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读书,靠努力读书走出家乡;靠着过硬的身体素质、顽强的意志力成为飞行员,最后成为一名航天员。
如今,我们看到他们光芒万丈,可在背后,他们不仅要吃读书的苦,要忍受过去艰难的环境之苦,还要忍受训练之苦。
聂海胜在成为航天员的前4年左右时间里,要完成基础理论、体质等8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艰苦训练,对生理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
刘伯明的父亲曾见证过儿子训练的艰苦:坐在高空旋转椅上,疾转100多圈后,下来还要辨别方向;有几天要24小时头朝下躺在30度角倾斜的床上。
入伍后,汤洪波回家的机会很少,也很少向父亲提起在部队训练的事。汤洪波的父亲汤海秋只知道儿子是航天员,至于儿子用5年时间从飞行员成长为航天员,又用11年时间实现“飞天梦”,这期间所遇到的坐转椅、沙漠野外生存、72小时狭小环境剥夺睡眠训练等挑战,汤海秋并不知情。
“神十二”3位航天员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如攀登,每登上一阶,视野就越广,机会就越多,可每攀登一阶,就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吃得苦中苦,方能实现人生的逆袭,走向更大的成功!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87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