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抒情,是描写抒情手法之一,也称作“托物言志”或“写物寄意”,就是通过对某种具体事物的描写来寄托某种感情、志趣、思想观点。通篇文章使用这种方法或技巧,就称为托物言志或写物寄意文。运用这种方法抒情,要抓住描写对象在某方面的特征,凭借这些特征来抒发某种感情。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一篇文章来学习一下吧。
佳作赏析:
芬芳的死亡
“真残忍呢,你……”他踮起脚从一墙绿意中折下那枝金银花时,她半真半假地责怪道。“你看,才开了四朵,还有这么多花蕾呀!”
她有点心痛了。“回家找个瓶子,装点水插起来吧,会开花的。”
他把花枝丢给她,语气漫不经心,眼里却是满满的真诚。
会开花的……吗?她托腮坐在书桌前,凝视着面前玲珑剔透的玻璃花瓶。那枝金银花安然地插在瓶子里。柔软茎条的末端被小心地剪成斜面,浸没在看似纯净无垢实则充满危机的自来水中;毛茸茸的叶子顽强地维持着新鲜的碧绿,四朵绽放的白色小花却柔弱得仿佛一触即碎;还有那些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淡青色的花蕾——它们还没有长成呢,真的能够从顶端绽开,盛放出一室幽香吗?还是会……就这样走向衰亡呢?
第二天早上出门前,她特意关照了一下那枝金银花。是错觉吗?有三个花蕾似乎长大了一些,颜色也在向白色靠拢。她微微一颤:是要……开花了吗?
晚上一回到家,她就迫不及待地冲向书桌——刹那间仿佛有人偷走了她的心跳——竟然,真的开花了啊!早上的三个花蕾,现在确确实实是三朵洁白芬芳的花!氤氲着整个房间的花香似乎确实比昨天浓郁了一些。台灯的光穿过瓶中澄澈的水,在原木色的书桌上投下明亮柔和的光晕,和花枝深灰色的剪影。细软的枝条在微凉的夜风中轻轻晃动,带起香气的涟漪,在空气里一圈圈扩散。
是顽强还是固执呢?总之它并没有就此消亡。可是,它是明白的吧。从被折下的那一刻起,它就明白自己的死亡是注定了的吧。即便如此,也要不遗余力地让花蕾全部绽放吗?是对无故被缩短的生命有所不甘,还是要用这生命中最后最美的光彩来与死亡对抗呢?
她无限温柔地注视着它。虽然生命正一点点从那柔嫩的枝条中流失,但碧绿的叶片依然舒展,仿佛还能看到它们仍在努力地进行光合作用,把生命中最后的力量贡献给那些待放的花蕾。而就在她注视着它的这段时间里,似乎又有几个花蕾正悄悄长大,渐渐褪去青涩的外衣,慢慢披上洁白的裙纱,像是要去赴一场盛大华美的婚礼,而死神就是那个严肃又温柔的新郎……
它热爱着自己的生命,也热爱着这个世界吧,所以哪怕生命走到了尽头,也要向世界献上最纯洁的花朵,最馥郁的花香。
一朵花也有一朵花的尊严呢,所以哪怕是死亡,也要如此美丽芬芳……
点评:
文章借小事言大道理,意境深远。“一朵花也有一朵花的尊严呢,所以哪怕是死亡,也要如此美丽芬芳”点出了整篇文章的主题。明知最终要走向死亡,但依然绽放,傲然展示着生命中最美的片刻。折断的花如此,没有折断的又何尝不是如此?大而言之,人不也是如此吗?从来到世上就知道终究要离去,但依然要追求、要奋斗,要让自己在有生之年绽放如花般美丽、绚烂、芬芳。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89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