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孙叔敖为楚令尹翻译(文言文翻译器转换)

孙叔敖为楚令尹翻译(文言文翻译器转换)



楔子

楚国。

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诸侯国之一。

其创造的楚文化更是灿烂,而提及楚国,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楚庄王与孙叔敖。

正是他们,建立起了楚国的霸业,而作为楚国霸业功臣的孙叔敖,我们对他的世系却并不了解。


孙叔敖,当今主流说法认为是蔿贾之子。

此说最早出自于高琇,高琇在注《吕氏春秋·情欲篇》称:

“孙叔敖,楚令尹,蔿贾之子。”

后世的学者多从此说,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不仅列举出孙叔敖为蔿贾之子,还指出孙叔敖为蔿章曾孙,蔿吕臣孙,当代学者也并未提出异议,如《楚国历史文化辞典》记载称:

“蔿敖,春秋时楚令尹,蔿氏,名敖,字孙叔,又字艾猎,蔿贾之子。”

那么,此说是不是正确的呢?

我们可以从《左传》的记载来看。

根据《左传》的记载,宣公十一年,即公元前598年,“令尹蔿艾猎城沂”,次年,“蔿敖为宰”、“令尹孙叔敖弗欲”,从第一年令尹为蔿艾猎,次年令尹又为孙叔敖来看,蔿艾猎确实有可能即是孙叔敖,即为蔿贾之子,但宣公十二年又有“蔿敖为宰”。

“宰”有多义,但都为官职,如百官之长称宰、君主近臣称宰、膳食之者称宰,宰相近臣称宰,按此出来看就有问题了。

第一、若此处的宰为百官之长,即指令尹。

那么,在宣公十一年、十二年皆称孙叔敖为令尹,在此处又为何称孙叔敖为宰而不称令尹?且还指出孙叔敖为“宰”?

第二、若此处指为君主近臣。

那么前面已经称孙叔敖为令尹,同年也称孙叔敖为令尹,为何此处却指出孙叔敖为楚庄王近臣?既然为令尹,且是楚庄王自己任命的,必然孙叔敖是楚庄王近臣,按此来看,关于此处的推论是有错误的。

蔿艾猎、蔿敖、孙叔敖应该并不是同一人,至少蔿艾猎与孙叔敖并非是同一人。

若蔿敖是孙叔敖,那么应该是蔿艾猎为令尹期间,孙叔敖获得了楚庄王信任,继任蔿艾猎为令尹。

如孔颖达疏:

“艾猎为叔敖之兄。”

孙星衍《问字堂集·孙叔敖名字考》也指出:

“蔿贾盖有二子,一为蔿艾猎,一为蔿敖,敖既称叔,宜尚有兄矣。”

由此可见孙叔敖确实与蔿艾猎不是一人的。


那么,既然孙叔敖并非蔿艾猎,那么孙叔敖是不是蔿敖?又或者说是不是蔿贾之子呢?我们同样在《左传》中去发掘。

僖公二十七年,即公元前633年,楚成王因鲁公子遂与臧文仲至楚求救,因此欲伐宋,令尹成得臣在蔿举行阅兵式,众人皆向子文祝贺,唯独年幼的蔿贾对此冷眼相待,年幼大概是什么年龄段呢?

按照《礼记·曲礼上》的记载,“幼”为十岁,也就是说此时的蔿贾在十岁左右。

文公十六年,即公元前611年,蔿贾又力阻楚庄王迁都阪高,主张攻伐庸、麇。

宣公元年,蔿贾援郑,在北林击败晋军,并俘虏晋大夫解扬。

楚庄王初期,蔿贾担任工正,直到宣公四年被子越所杀,即死于公元前605年。

此即是《左传》关于蔿贾的记载,即蔿贾死时大概在38岁左右,那么我们在来看一下关于孙叔敖的记载。

孙叔敖担任令尹,大概在泌之战之时,即公元前597年,据《吕氏春秋·赞能篇》记载:

“孙叔敖沈尹茎相与友。叔敖游于郢,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沈尹茎谓孙叔敖曰:‘说义以听,方术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霸,我不若子也,耦世接俗,说义调均,以适主心,子不若我也。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

沈尹茎游于郢五年,荆王欲以为令尹,沈尹茎辞曰:‘期思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用之,臣不若也。’

荆王于是使人以王舆迎叔敖为令尹,十二年而庄王霸,此沈尹茎之力也。”

即指孙叔敖在郢都三年而归家,后沈尹茎游五年而推荐孙叔敖,十二年而楚庄王称霸,此处的称霸应该即指的泌之战,那么也就是说孙叔敖在泌之战前已经担任令尹十二年,那么此处是有问题的。

如上文已经说过,在前598年,令尹尚是蔿艾猎,那么又为何言说孙叔敖担任令尹十二年,此处并没有错误,因为孙叔敖并不是一直担任令尹,而是三任三退,因此指的是自孙叔敖担任令尹后十二年楚庄王称霸,而并非是指孙叔敖担任令尹十二年楚庄王称霸,

如《吕氏春秋·知分篇》记载:

“孙叔敖三为令尹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忧,皆有所达也。”

《荀子·尧问篇》记载:

“缯丘之封人见楚相孙叔敖曰:“吾闻之也,处官久者士妒之;禄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今相国有此三者而不得罪楚之士民何也?”孙叔敖曰:“吾三相楚而心愈卑;每益禄而施愈博;位滋尊而礼愈恭;是以不得罪楚之士民也。”

可见孙叔敖并不是连续的担任令尹。

那么按此来计算,楚庄王在前597年称霸,孙叔敖为令尹十二载,即在前609年时任令尹,但这个说法也是有错误的,因为公元前609年,子越尚在,所有此时的令尹应该还不是孙叔敖。

根据罗运环先生的考证,此处的十二为十七所误,也就是说孙叔敖在楚庄王十七年担任令尹,而非是十二年楚庄王称霸,孙叔敖担任令尹时间在楚庄王十三年至十四年之间。在担任令尹之前,孙叔敖担任过地方官,修建芍陂后楚庄王以孙叔敖为令尹,按此三年计算,则孙叔敖为仕在楚庄王十年左右,即前604年左右,而孙叔敖曾经游郢三年,又沈尹再五年而推荐孙叔敖,即使孙叔敖是在担任地方官后沈尹推荐,也间距五年,按孙叔敖游于郢时的年龄为二十来计算,则孙叔敖出生在前619年。

那么问题就显然易见了,蔿贾在公元前633年尚在十岁左右,前619年的蔿贾尚只有十四岁,十四岁的蔿贾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生有孙叔敖的。

且孙叔敖称叔,必定是还有兄长,按年龄相据一年来算,也就是说若孙叔敖为蔿贾之子,则蔿贾在十三岁即生下长子,结婚的年龄甚至更早,这显然是荒谬的,据《礼记》的记载,男子二十加冠,即可娶妻生子,而孙叔敖出生时蔿贾才十四岁,显然是荒谬的。若是孙叔敖担任地方官后沈尹推荐孙叔敖,则孙叔敖出生时间更是在前622年,更不可能。

那么或许有人说《吕氏春秋》、《荀子》为诸子之说,并不可信,那么同样来看看《左传》的记载。楚庄王在前613年即位,当时尚年幼,必定不会过于二十岁,而楚庄王在前591年逝世,父楚穆王在位十二年,楚成王自蔿地阅兵后为王七年,按蔿贾在楚庄王即位时为工正,此时大概在二十九岁左右,此时的楚庄王大概在十五至二十之间,此时的孙叔敖大概在七岁或八岁左右,而据前593年孙叔敖去世,才二十年,也就是说孙叔敖去世之时才二十七、二十八岁,这显然是荒谬的,甚至比他年长近十岁的楚庄王都在他后逝世,且按前597年的泌之战,也就是说孙叔敖在泌之战时才二十三至二十四之间,按担任令尹与地方官,也就是说他在三年间担任了地方官与令尹,且只是二十二岁左右的年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孙叔敖不会是蔿贾的儿子,两人应该是几乎同时代的人。

而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理清孙叔敖与蔿贾之间并没有关系,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可见孙叔敖尚有一子,而在孙叔敖死后,背薪,可见年龄应也是不小,后来楚庄王封寝丘于孙叔敖子,必定此时已经成年的,或是快要成年的,而从孙叔敖比楚庄王早死来看,大概也是年龄比楚庄王较大的,因此孙叔敖死时年龄,大概至少在四十岁左右,因此不会是蔿贾儿子应是定论的。


那么孙叔敖家族是如何呢?关于孙叔敖的地位,史书记载的也较为杂乱。

如《吕氏春秋·赞能篇》所记载的孙叔敖与沈尹茎游于郢陵,沈尹茎即沈地的县尹,是贵族无疑的,从此来看孙叔敖也应该是属于贵族阶级的。

而《尊师篇》又记载:“楚庄王师孙叔敖沈尹茎。”即为楚庄王之师,必定是贵族无疑的,但此说法未详出处,若是楚庄王曾师从孙叔敖,如何不知孙叔敖的才能,或许此处的师是指的在孙叔敖担任令尹后。

而《通志》又记载:“庄王九年,蔿贾见孙叔敖于王,既而隐于民间,不仕。”则可看出孙叔敖是后来不仕而归隐的,因此孙叔敖的身份是贵族无疑。

而与此相对的,则有认为孙叔敖为鄙人的记载,

如《史记·循吏列传》记载:“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

《楚史檮杌·虞丘子第三》记载:“下里之士曰孙叔敖。”

在《荀子》、《吕氏春秋》也都记载孙叔敖为期思之鄙人,“鄙人”,即指郊野之人,可见是平民无疑,但从当时的贵族政治来看,平民担任令尹似乎并不可能,因此孙叔敖为贵族更为可信,大概是因为入仕不顺而居于期思之野,才会有期思之野人的说法。

因此综上所述,孙叔敖并不是蔿氏之后,更不会是蔿贾之子,大概是楚国另一支没落贵族之后,从其与沈尹茎交好来看,其家族应于沈尹茎家族相交好。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