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认为最好的爱情:
晓月时对窗翻卷,你在一边呼呼睡去。
夏日泛舟,以荷为伞,沉睡不知光阴之须臾;
秋日远足,最好迷失而不知归途;
向晚庭院,倚靠相背,閒话短长;
踏入花径,无需知晓前途方向;
雪夜裡,生暖炉,促足相依偎,静闻雪落无痕。
足矣。
我爱你应该藏在每一个与你相伴的日子里。
清朝时期,有一位落魄的文人,用自己的病榻时光写下了一部四万余字的回忆录。在这部回忆录里
车水马龙没有,人群接踵没有,但有小桥流水,巷角街下,石椅桂花……这是200多年前的江南苏州城;
膏梁锦绣没有,珠围翠绕没有,但有落花流水的时光散漫,庭园梦境的从容静寂,布衣蔬食的晨光之美……这是生活在苏州城里,一对贫贱夫妻如诗般的日常过往。
尧立绘插画《浮生·初见》
回忆录中“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一个男子在他13岁时,便遇到了让他心动一生的女子;
回忆录中“少焉,月印池中,虫声四起,设竹榻于篱下。老妪报酒温饭熟,遂就对月光对酌,微醺而饭”,如愿娶得倾心女子后,她陪之共饮酒吃茶、赏月论诗,把平凡的婚后过得惬意悠然。
尧立绘插画《浮生·盟誓》
回忆录中“愿生生世世为夫妇”,这句誓言被他们刻进图章里。幕僚生活,他奔走东西,与她的每一次书信,都以此落款。
尧立绘插画《浮生·贫乐》
回忆录中“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即便日子困窘,她仍心有诗酒田园。
……
尧立绘插画《浮生·欢聚》
如果这部回忆录不是辗转60年后,机缘巧合地被另外一位落魄的文人在苏州的冷书摊上发现,并交由妹婿出版,广泛流传,我们便不知,
原来人世间,还曾有过这样的夫妻,有过这样诗意浪漫的女人。
大学问家林语堂看过这部回忆录,惊于中国文学史上居然有这么一位可爱女人,一纸把它译到了国外。
就连一向不擅长爱情的大文学家鲁迅,看过也同样感叹,“她虽非西施面目,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
大诗人红楼专家俞平伯,幼年读过此回忆录,便觉生爱,后一生都在拜读,“它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这部被众人捧读的清人回忆录,便是有着“晚清小红楼”之誉的《浮生六记》,落魄清文人便是沈复,回忆录中出现的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便是沈复宠了一辈子的妻子——芸娘。
所谓“浮生”,取李白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是沈复对芸娘逝后物是人非的无限唏嘘与怀想。
所谓“六记”则是他人生记忆的六大版块:闺乐、闲趣、愁苦、游浪、琉球和养生。
因是残稿,琉球和养生均已散失,由后人增补。
而今,市面上有关沈复作《浮生六记》的版本已多达上百种,而与好的译本相遇,诗人周公度译版《浮生六记》不容错过~
周公度本是诗人出身,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文字清新亮丽。
《浮生六记》由他译注,你读到的译本将不仅有文字之美,还有古文韵律之美,读之犹如在读诗、读原文,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绝妙感受。
沈复原文:
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袖底生风,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
白话译文:
等了一会,一轮明月已挂上树梢,衣袖之下顿时感觉宛如清风升起。看着月光照耀到水波中心,俗世的顾虑和人间的挂碍,爽然之间消失得一无踪影。
原文+译文+注释
此外,周公度译版《浮生六记》还纠正了历年版本中的160处常识性错误,新增1306条注释,并特别收录民国三十四年版沈复年谱,附沈复三十年游历图。
沈复三十年游历图
封面上的画,是新水墨画家张朝晖所作的“灵山系列”。
书中还有人气插画师尧立依照书中情节创作的插图。
真可谓是目前市面上独具一格的臻美善本了,满足了古典文化爱好者和生活美学追求者的需求,是一本案头必备书。
如果说《浮生六记》谈的是生活美学,那么由诗人周公度译注的另一经典,一部最具影响力的《人间词话》,谈的则是词的美学。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97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