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优秀教案范本)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优秀教案范本)



《梦游天姥吟留别》既是一首记梦诗,又是一首游仙诗。全诗以仙府名山起笔,虽写“留别”却毫无留别之意。反倒借助梦游神仙洞府之旅寻访天姥,奇想天外,以气夺人。为了鉴赏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教师以收放自如、激昂慷慨的朗诵为整堂诗歌鉴赏课开了个好头。

2020年10月29日星期四下午第五节,高一(1)班的课堂上,张鑫权老师运用诵读法和赏析法,将李白歌行体杂言相间,兼用楚骚、不受格律所限的诗歌形式借助朗诵贯穿整节课堂,从全文行文顺序分层排布切题,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与学生探讨本诗丰富的意蕴特色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让学生在激情诵读与沉浸式联想中感悟精神,把握文章脉络。

课堂伊始,张老师就明确提出带着问题诵读全文,在明确了全文以梦入题的关键点后,逐步引导层层递进,把全诗脉络初分。全程节奏紧凑,行云流水,学生在第一课时疏通的文意被逐渐解放,思绪电转间,对以梦切题这个关键点有了明确认知。

接下来,张老师抓住天姥山之神秘雄浑缥缈的关键点与学生共读赏析,辅以夸张对比衬托等等手法点染,瀛洲仙山起笔而五岳天台贯之,在富有激情的浸入式联想中,学生感受起诗歌之美便一发不可收拾。

语文教学中的诗歌鉴赏部分,既为“诗歌”,岂能有“诗”而无“歌”?在关于诗歌之美的鉴赏部分中,学生容易被传统的语文意象分析束缚,专注于分析用字炼字,成句累篇的分析不仅枯燥,而且感受其间美感需要文学直觉与文化熏陶。这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尚有一定难度。因此张老师另辟蹊径,结合自身上课澎湃激情的优点,将“朗诵”作为赏析全篇诗歌的切入口与纵贯线,这种教学处理对于这样一首奇想天外朗朗上口的诗歌而言可谓切中肯綮。对第二段的关键“梦游部分”进行出色的诵读处理,“见海日”处似能见其蔚然大观;“栗深林兮”听来便觉惶恐惊惧;最后的全诗高潮神仙聚会,更是将浩大磅礴纵逸辉煌的神仙图景勾勒得淋漓尽致,不仅学生此刻被震撼澎湃的朗诵感染,对全诗那种飘然洒脱的意蕴也通过这种近乎“歌”的形式心领神会。

张老师上这节课犹如大江波涛一泻千里。围绕“朗诵”把全诗的梦游部分分割成四个图景,并且每个段落逐一赏析之后,还再次提点学生关键词与诵读要点,将课后要求背诵的素养要求与学生做了明确。最后一段的赏析则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仅是从旁辅助,学生们的状态虽有些拘谨,但仍能跟上节奏感悟梦境之美,对最后的文章主旨更可以做到自己赏析,最后,整个诗歌的学习就在全班背诵中结束。相信经过本课的学习之后,同学们对浪漫主义诗歌的理解与思考也让他们对语文更感兴趣。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也是学科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更是需要尽可能早地抓起。

课后,金桥学校高一语文集备组共同进行了集备评课,针对张老师的表达豪放与准备充分,众老师交口称赞,但同时集备组长陈婧与一众老师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意见,如文章赏析虽详,但第二段梦游部分的意蕴赏析太过丰沛,时间点卡得精准,但实际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尚可延长……各位老师都在用心记录,同时就“如何引导学生赏析诗歌”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最后明确:应从学生角度出发,想之所想,念其所念,切不可生拉硬拽,帮他们总结。集备会议结束后,众老师深有受益良多之感。

新教材下的语文诗歌鉴赏,比起传统教学更加注重意境的赏析与思考,而这又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在日积月累的教学生活中贯彻巩固,积累审美经验,培养审美习惯,贯彻审美体验,这是新时代语文学科需要肩负起的育人重任,愿我等全体老师共勉之。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