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流传和发展虽然局限于文字的差别,但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诗歌中抒发的感情、反映的经验,无论在世界哪一个角落,只要有人类存在,都是相通的。
古诗词自汉唐、五代以来,广为流传,波及海外。不少域外文人学士克服了文字隔阂的困难,按律写诗、依声填词,都斐然成章,与中国古典诗词不相上下。
灿烂的唐诗和宋词,对深受汉文化熏陶的域外文人学者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就有一位叫崔致远的佼佼者。下面介绍的是才子到大唐求学,这两首绝句清新朴实,更令人过目难忘。
《秋夜雨中》
秋风唯苦吟,世路少知音。
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
崔致远,字孤云,是古代朝鲜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个人文集的学者和诗人。他擅长以汉文诗叙事、咏物,也对朝鲜文学影响很大,更被评为朝鲜汉学的开山鼻祖。
他12岁就到大唐的长安求学,先在长安和洛阳求学8年,后来又在金陵的溧水为官,还曾参与讨伐黄巢,28岁那年回到祖国,继续担任要职。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异国他乡、怀念故土的心情,开篇就令人惆怅,“秋风唯苦吟,世路少知音。” 诗人虽有不少朋友,但在凄风苦雨之夜、闭门苦读之时,他深感周围没有同胞的孤独与寂寞,更感慨没有人能深刻体会他思念远方的苦闷之情。
秋风,一向都是凄凉和愁苦的代名词,诗经就曾这样描述:秋风凄凄,百花凋敝。李煜也因为面对秋风的肃杀,惆怅地抒写了名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诗人也熟知典故,描写细腻,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两句更是真情流露,“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 时值三更,窗外的雨还未停,青灯孤影之下,诗人想到了万里之外的祖国,虽然愁绪满怀,但也更激发了他为国而努力苦读的志向。
温庭筠的《更漏子》中写道,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才子的这首诗与其如出一辙,也表达了一种相思之苦,但应该胸怀更加开阔,不是闺妇的离愁别绪,而是思念祖国,担忧故园。
后来诗人回国之后,在海岸边绝壁上垒石成台,并命名为临镜台,并赋诗一首:
《临境台》
烟峦簇簇水溶溶,镜里人家对碧峰。
何处孤帆饱风去,瞥然飞鸟去无踪。
这首诗描写当地的自然风光,开篇两句展现了一幅山清水秀的画面,“烟峦簇簇水溶溶,镜里人家对碧峰。” 雾罩山峦,江水溶溶,诗人坐在临镜台上,面对碧峰秀水,心情惬意,怡然自得。
首句用了两个叠词“簇簇、溶溶”,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很形象地展现出山势巍峨、流水淙淙的景象。次句更是将碧水比作明镜,非常自然贴切,丝毫不输唐人风采。
前两句诗写静态之景,后两句写动态之景,“何处孤帆饱风去,瞥然飞鸟去无踪。” 他远眺孤舟,只见风鼓船帆,驶向远方,天空中的飞鸟更是眨眼即逝,来去无踪。
行驶的孤帆非常缓慢,而急飞的鸟儿却极快,这种快与慢的动态反差,更加衬托了景色的绮丽,也委婉地彰显出诗人心境恬淡静谧。
才子的这两首绝句水平高超,情感真挚,清新淡雅,仿佛一幅幅秀美的水墨画,读完令人过目难忘。第一首诗既展现了生动的场景,也抒写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第二首诗清新淡然,毫无藻饰,恰似一幅远近相间、动静和谐的山水画。
生活中充满悲欢离合,无论古今,也不管中外,只要没有脱离红尘和苦海,就必然会感受真切。诗人秋夜听雨、灯前思乡,悲戚之情不言自喻。回到故乡后,心情也变得舒畅,笔下的景物更显灵动和丰满,让人赞赏不已!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128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