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嫦娥诗词鉴赏(趣味古诗解析口嫦娥)

嫦娥诗词鉴赏(趣味古诗解析口嫦娥)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中秋佳节将近,逐渐的,团圆的气息也浓厚起来。

但有一人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注定不能团圆,她就是嫦娥。

嫦娥奔月的神话渊源已久,裙裾飘飘的仙子,空明澄净的明月,不断激发着后人的想象,也逐渐成为了诗人摇曳情丝的典型意象。

今天我就说说这嫦娥意向的种属。

1.孤独之慨叹

传说之中,嫦娥私吞不死之药,自此飞升月宫。

虽然化身月宫仙女,但身为后羿之妻的她仍旧无法改变与丈夫离患的处境与痛苦。

也因此,很多诗人设身幻想了嫦娥离开丈夫后的孤独处境——寡居寒宫,夜不能寐。

李商隐于《嫦娥》一诗中如是写道: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在这首诗中,李商隐巧用了象征的手法,将孤寂无垠的情思化为一种测之无端,玩之无尽的缥缈意境。

通过嫦娥,孤月,碧海,青天等意象,极力渲染出一种空间广袤,时间无涯的感觉。

嫦娥寂寞,李商隐也寂寞,这种人类普遍情感上的共鸣正是这首诗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

白兔捣药无穷已,嫦娥孤栖与谁邻。——李白《把酒问月》

当然,嫦娥与寂寞成双恐怕还有月亮的原因。

月光的清寒剔透,往往给人一种直观的清冷忧伤,这也开拓了后人对嫦娥孤寂的无限遐想,深化了人们对其寂寞的感知。

月圆人不圆,明月寄相思,在作品的不断渲染之下,嫦娥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寂寞孤栖之人的典范。

2.诉悔恨之幽情

基于嫦娥奔月神话的感讽,后代文人也常常于诗词之中抒发悔恨幽情。

一如明代边贡的《嫦娥》中所书:

明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由望月联想到嫦娥的孤寂悔恨,进而将天上与人间相连。

末句以”不知”二字转折,表达出嫦娥内心不为人知的苦痛悔恨之情。

诗歌通篇只字未提嫦娥,一如我们常说的,真正的忧伤是说不出口的。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嫦娥的典故与虚泛空灵的意境完美结合,基于对嫦娥孤寂生活的同情与理解,肆意想象,于我们面前塑造了一个心情抑郁,满是悔恨的月中仙子。

3.以嫦娥代月

其实,在文学长河中,集中描写嫦娥的作品并不多见。

大多情况下,或借嫦娥抒情,或借嫦娥描绘月色。

咫尺淹留可奈何,东西虚共一姮娥。——王安石《试院中五绝句》

嫦娥在民间被尊为月神,因此身份,嫦娥与月亮总有水乳交融的态势,而后世作品也常有以嫦娥代指月亮的情况。

而那些曾经熔铸在月亮上古代文人几千年的情感沉淀,变向的叠加在了嫦娥身上,从而使嫦娥本身也隽永的渗透出无限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唯有嫦娥月,从今照墓田。——《唁人丧侍儿》

当然,嫦娥与月在诗词中的复指关系有时除了是满足语言特有的韵味需求,还是诗词格本身的强制要求。

此首诗中,姮娥与月就是典型的为格律需要而加以叠加,这种叠加反倒给人以一种明月与美人珠联璧合的魅力。

4.赞赏女子美貌

古人以月为群阴之本。

早在诗经之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人月互照传统。

此后,人月相互诠释的模式也屡见不鲜。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苏轼

皎洁的月光使人很容易就联想到美人的白皙名艳,而高悬当中的形象又暗示了美人只可远观的高雅。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白居易《邻女》

嫦娥只应在夜间出现,旱地里是不可能种出莲花的。白居易此诗之中巧妙的运用幻想中的突兀来盛赞邻女的巧笑倩兮,当然这本身也是对嫦娥之美貌的一种肯定。

从此篇中,我们看出嫦娥一般指作生活中或惊鸿一瞥或同甘共苦的可敬可爱女子。

而现实中嫦娥的缺席与明月长圆的对比,强化着那种月留人不留的遗憾。

嫦娥于诗词中的反复出现,虽不一定是最瞩目的部分,但其背后隐藏的独属于她的美丽神话故事,蕴藏的丰富历史内涵千百年间左右着我们的视线。

中秋佳节之际,预祝各位中秋快乐,也愿天上嫦娥不再忧伤。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13363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