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与山涛
近读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不禁莞尔。一封绝交信,嵇康竟然尽情挥洒近2000言,论古谈今,从头到尾气势绵绵,行文婉转,而意甚辛辣刻薄。
嵇康说,他原以为山涛是他的知音,其实两人的品行完全不同,“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 如今居然意欲荐举他出仕为朝廷效力,那就必须好好说道说道了。
信中多从正面阐发自己为人处世的观点和做人的准则,句式非常优美,骈散相间,很有韵味,“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
“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
“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
“吾不如嗣宗之资,而有慢弛之阙;又不识人情,暗于机宜;无万石之慎,而有好尽之累。”
“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节也;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
“直木不可以为轮,曲木不可以为桷。”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运用得非常灵活自然,嵇康几乎没有直言指责山涛诸多不是,但借用典故,把山涛骂得不轻。
嵇康在信中说:“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越俎代庖原是说祭师多事,从后面跑到了前面。嵇康却把场景颠倒了过来,庖厨硬拉尸祝来帮忙,而且用了一个“羞”字,实指山涛不好意思独自为官助纣为虐,就拽嵇康去做帮手,也弄他一身腥臊,强烈表达了心中的愤慨。“恐”字很妙,嵇康没有说山涛就是这样的人,这是自己的担心而已。
嵇康进而又说:“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 前半句还好,己所欲亦不可强加于人,但总归是好东西,后半句就刻薄了,很不友好。
庄子·秋水》:“南方有鸟,其名为鸳雏……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鸳雏过之,仰而视之,曰赫!”嵇康又一次改典,猫头鹰自己喜欢大快朵颐腐鼠,也要让高贵的鸳雏食用,无疑,嵇康把自己比作鸳雏,而山涛就是那猫头鹰了。
最后,嵇康又用了列子中的一个典故:“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 把山涛比作野人,而自己是至尊,毫不掩饰居高临下的鄙夷之情,却又狡猾地跟上一句“愿足下勿似之”。
《列子·杨朱》:“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狢,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里之富者告之曰:‘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蛰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子此类也。’”
嵇康就这样用了三个典故专门针对山涛,道出了与山涛绝交的理由。一典责山涛,自知为虎作伥,便不要拿我作掩饰;二典责山涛,你所追求的却是我厌恶的;三典责山涛,你很浅陋,我很高贵。
山涛
山涛是这样的人吗?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山涛不是这样的人。
山涛不是一个鼠目寸光的小人,而是一个富有远见卓识的大才。
装病不出,是司马懿的惯用伎俩,他装病骗过诸葛亮,后来与曹爽争权,他又称病不朝,山涛很担心。石鉴就对山涛说:“尺一令归第,卿何虑也!”用现在的话说,曹爽给他一张A4纸,打发他回家就是了,你操什么心?山涛马上告诫石鉴,不要在人家的马蹄下来回奔走,自己果断弃官而去。
司马炎决定出兵讨伐吴国完成统一大业,不少大臣反对,司马炎震怒。山涛也不敢言语,但他私下对人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今释吴为外惧,岂非算乎!”司马炎称帝以后,除了在他手上,政治比较清明以外,随后西晋朝廷的荒唐乱象,简直就是历史上最大的笑话。
西晋建立以后,司马炎解除了所有郡县的武装,山涛竭力反对,认为一旦发生民变,势难及时处置,但司马炎不听,后果如山涛所言。
山涛不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而是一个尚贤使能的良臣。
山涛身居尚书仆射高位,其时后党专权,政争纷扰,山涛主管官员选拔,却从不任用后党。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尚书省,山涛没有私心,一贯坚持选贤举能的原则,他前后选拔任用了100多个官员,都能尽责履职,可谓一心为公,一直操劳至耄耋之年。
山涛从不贪赃枉法,为官清正廉洁。
山涛先后受到司马师、司马昭的器重,特别是司马炎对他倚重有加,历任大鸿胪、侍中、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司徒等职,位列三公,封伯,而且在朝中也有很高的声望。但他为官清廉,生活简朴,不纳妾,不蓄婢女,每逢赏赐所得,皆散于故交亲朋。因此家无余财,他去世后,丧葬费用都得靠司马炎拨付。
山涛不贪恋高位,数十次恳辞还乡。
山涛不断以年老体衰或者照顾家人为由,向司马炎请辞,都都遭挽留或拒绝,他不得不消极旷工或者不告而别,为此被人弹劾抗旨不遵,司马炎却安慰他说:““白褒奏君甚妄,所以不即推,直不喜凶赫耳。君之明度,岂当介意邪!便当摄职,令断章表也。”司马炎甚至晓谕内臣,如果山涛身体不舒服,就派车去把他接回来。
司马懿
嵇康与山涛是多年的好友,难道对山涛的为人一无所知吗?如果知道,又为什么对山涛口出恶言呢?
这就要从嵇康和山涛两人的家世说起了。
嵇康的妻子是魏国的长乐亭公主,即曹操第10个儿子曹豹的孙女,因而拜官郎中,相当于皇帝的侍从官,级别仅次于侍郎,后授中散大夫,中散大夫掌论议政事,在谏议大夫之上,类似于办公厅里的政策智囊、参谋,故世称“嵇中散”。司马懿铲除曹爽,独揽朝政以后,嵇康便弃官而去。
司马懿夫人张春华是山涛姑妈的女儿,山涛与司马懿是表亲属,辈分上比司马师和司马昭还要高一辈,也因为这层关系,在司马师的安排下,山涛得以举孝廉入仕,后任吏部选曹郎,选曹郎就是吏部的郎中官,级别与中散相当,主管铨选官吏,很有实权。
随后山涛转任骠骑大将军王昶(chǎng)的从事中郎,从事中郎也是郎官的一种,级别并没有改变,但成为了司空、王昶大将军的幕僚和近侍,其时司马懿为太傅,王昶是司马懿的人,可以说,山涛离司马小圈子更近了一步。
据说,山涛这时候想举荐嵇康出任他在吏部留下的官缺,但这个想法实际并没有实施。嵇康后来听说了这个事,于是就给山涛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有一件事很奇怪,嵇康在信中说,他是“前年”得到这个消息的,为什么事隔这么长时间才写信呢?
合理的解释是,嵇康这是借题发挥,这事应该发生在司马昭召嵇康充任他的幕府属官之时,嵇康为此躲了起来,跑去了河东郡,钟会特意登门延请,嵇康却不搭理他。所以,《与山巨源绝交书》也许就是对司马昭的拒绝信,因为虽然行动上拒绝了,但心中有些话仍然不吐不快。
嵇康虽然淡泊名利,注重养生,但他不是没有做过官,不过只愿意做曹魏的官罢了。司马氏篡魏夺权,嵇康作为曹魏集团的一员,似有不与司马为谋之意。如果说,嵇康与山涛秉性不合,那么他为什么不与竹林七贤中人品很差的王戎绝交呢?
可见,这件事,不是嵇康和山涛之间的个人分歧而致。嵇康在信中说:“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他只说“别”,并没有说“绝交”,这封信的题目《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人所拟呢?
嵇康临刑前对儿子嵇绍说:“巨源在,汝不孤矣。” 后来山涛果然荐举了嵇韶,他对绍说:“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于人乎。”可见,他们之间的交情始终是存在的,嵇康把山涛当作自己人生中一个可以信赖的人,而山涛也没有辜负他。
竹林七贤
嵇康的为人被世代传颂,山涛却因为嵇康的一封绝交书,名声受损不少。山涛的才知情趣不如嵇康阮籍,但山涛的见识气度却要胜他们一筹。嵇康的为人处事方式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太平盛世,为人处世千万不可学嵇康,特别是凡夫俗子更不可以嵇康为榜样,见识气度是比才知情趣更重要的东西。
嵇康讥讽山涛“无所不堪”,自己却有“七不堪二甚不可”,合称“九患”。我用现在的语言列示给大家看看:
一、我喜欢睡懒觉,上班迟到在所难免,按时上班我受不了;二、我喜欢踏青赏景,搞点文艺情调,不能早退旷工我受不了;三、上班必须穿正装,我受不了;四、同事之间需要经常来往酬答,我受不了;五、我不喜欢追悼会,但不去又不好,我受不了;六、我自视很高,同事们那么俗气,我受不了;七、工作太忙,我受不了;八、我就喜欢和主流社会唱反调,不让我说我做不到;九、我口无遮拦,看不惯就要说,让我闭嘴我做不到。
“嵇康同学”完全是一个社交障碍症患者,而且“他”不上班的理由还有:我心脏不好,需要保养身体;家里最近正好有些变故,让我心情不好;两个孩子年幼,需要我照顾。最后,还要威胁说,你们不要逼我,否则我会发疯。
遇到这样的同学,估计领导和同事们先要发疯了!
嵇康是养生专家,有多部养生著作出版,而且身体力行,他认为虽然不能长生不老,但他认为寿比彭祖还是可能的。但是他的生命却在40岁的壮年之期,戛然止步。一个人如果不首先被社会所接纳,那么单纯研究养生又有什么用呢?
人固然不能失去自我,但除了自我,还应有他。适应社会的过程,就是磨练自己,不断自我成长的过程,对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都是这样的。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140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