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刘长卿因“刚而犯上”,两次遭到贬谪。在唐代宗年间的一个深秋,他因被人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使留后贬为睦州司马。当他到达长沙后,独自一人去拜访贾谊的故宅,眼前的景象和由此而联想到的贾谊的遭遇,使他感慨万千,写下了《长沙过贾谊宅》一诗,原文如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你被贬官到长沙,在此地滞留了三年;你的遭遇在千百年之后仍使人感到悲伤。在这个深秋,诗人因被贬谪,路过长沙,想到汉代的贾谊也曾被贬谪到这里来过,于是,便追忆起贾谊在长沙三年的经历。虽然近千年过去了,但是一想到贾谊的经历,不免让因贬官而客游他乡的人伤怀。跨越千年,贾谊当年遭受的贬谪之苦引发了诗人的共鸣,于是,诗人要去拜访贾谊故宅。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斯人已逝,我独自踏着秋草寻找与你有关的踪迹;在秋冬季节萧瑟的树林里,我只看到了夕阳的余辉。诗人决定独自去探访贾谊的故宅,这时,正值深秋时节,秋草萧瑟,凉风飒飒,但斯人已逝,徘徊于贾谊的故宅之中,诗人满眼萧条冷落之景。面对此情此景,诗人若有所失,但隔着萧瑟的树林,只能看到夕阳的余辉,一种无处觅知音的失落感涌上心头。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汉文帝是个有道之君,尚且对你恩疏情薄;湘江之水滔滔流淌,又有谁能够理解我的凭吊之情?汉文帝是个明君,也很赏识贾谊的才华。但是,勋旧功臣集团却不喜欢贾谊这个锋芒毕露的年轻人,处处排挤他,汉文帝迫于形势,只能暂且让他到长沙,担任长沙王太傅。千余年的时光像滔滔而逝的湘江之水,而今,诗人在湘江岸边凭吊贾谊,体会到了当年贾谊曾体会到过的孤寂。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寂寞冷落的深山里的树木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道因何被贬到此处。此时,江山寂寥,落叶纷飞,愁绪在诗人心中蔓延。诗人还是想不明白,为何贾谊会有如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遭遇?诗人在怜悯贾谊的同时也联想到了自身,自己何尝不也有类似的遭遇?难道忠诚有错?难道坚守原则有错?难道才干出众有错?错不在己,却横遭贬谪,这世道到底怎么了?
从字面上来看,这首《长沙过贾谊宅》书写的是贾谊的遭遇,抒发的是对贾谊的凭吊之情。而实际上,诗人是通过凭吊贾谊,含蓄委婉地伤悼自身。因为,诗人觉得自己的经历和贾谊有相似之处。通过怀贾谊,伤自身,诗人直指一个深刻的问题:正直有才的人得不到重用,错在自身?错在世道?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140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