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著名词人张先,善于写词,他的词,意蕴恬淡,用词凝练,对后世词作的发展影响很大,张先善于以工巧的笔触,描绘一种朦胧之美,常常让人感到余味非常。
张先起先有一个雅号,叫做“张三中”,这是因为他的名词《行香子》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因为写得好,所以被人给了这么一个雅号,但是张先自己却似乎不认为这是他的最得意之作,曾经说:“何不称为‘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柔柳摇摇,堕轻絮无影’,都是我的得意之句。”于是他便有了另一个雅号,即“张三影”,而在这“三影”中,其实最著名的,还是第一“影”,即“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一句。
那位红杏尚书宋祁,便非常称赏这一句,称张先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其实宋祁自己,也因为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而为后人称道),清末的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价张先的词为:“才不大而情有余,别于秦、柳、晏、欧诸家,独开妙境,词坛中不可无此一家”。今天,我们便来一起欣赏这首著名的《天仙子》词作。
这首词写于张先任嘉禾判官时,当时作者已经五十二岁了,由词前小序我们可以知道,这一年春天,张先因为身体不适,没有去参加府中的聚会,于是顿起伤春之意,写下了这首名篇,将暮春的萧条与自己晚年的凄惘感情交织在了一起。
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首二句说道:“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词人手持酒杯,本想借着饮酒来听几首曲子解闷,可是越听越不是滋味,不但没有遣愁,反而心里更烦了,于是词人午睡,可是午睡后,虽然酒醒了,但愁却更浓了。冯延巳曾有“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的名句,张先此处,与冯延巳一般,这种闲愁,是很难排解的。所以词人到了晚上,更不愿意去“赴府会”了,因为笙歌之后,愁绪反而更多。
接着词人提到伤春,便有了“送春春去几时回”的感慨,这里用了两个“春”字,其实有着不同含义,上一个“春”是季节,是大好的春光,而下面的“春”,却多了年华易逝、风流不再的韵味。
词人紧接着说,“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词人在傍晚时照了照镜子,更加感到年华的逝去,往事如烟,在脑海中飞逝而过,只能空自沉吟,无可奈何。这或许便是词人不想参加府宴的最根本原因,伤流景也。杜牧曾有诗句云:“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杜牧笔下是晨起梳妆,对镜感叹年华易逝,而词人是临晚照镜,同样也是感叹年华,一个“晚”字,似乎也有晚年的意思。词人那种自怨自艾的心情,表达地十分委婉动人。
下片更显空灵之美,首二句极佳,“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鸳鸯在黄昏后归到池边并头而眠,花枝在月下舞弄着自己的清影。或许是词人起来在小园中散步以排遣心中的愁闷,于是看到了这幅画面。本来,天上是有月的,可是被厚重的云层遮盖住了,恰好此时起风了,月亮吹散乌云,刹那间,云开月出,地上正开着的花儿,被风一吹,也在月光中洒下了婆娑的花影,词人将这一美景记录了下来,写成了这一个千古名句。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盛赞此句,曾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说:“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结尾几句,“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是说,一重重的帘幕遮挡住了府中的灯光,风还没停,人声却安静了下来,这说明,夜已经深了,于是词人猜测,经过了这一夜的大风,明天花园的小路上,一定会有很多落红铺地吧。这几句,还是非常有韵味的,既有伤春之情,又有迟暮的愁绪,复杂的心情中,是词人的一片深情。
其实这首词的主题是宋词中经常出现的惜春、伤春,词作之所以如此著名,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词人善于炼字,一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不知让多少读者倾倒,这一句,将词的美学发挥地淋漓尽致,也让这首词,成为了千古名篇。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141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