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寒食孟云卿翻译及赏析(寒食孟云卿拼音及注释)

寒食孟云卿翻译及赏析(寒食孟云卿拼音及注释)




恰逢节日,诗人孟云卿远在异地: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作者:来点君

多少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就像梦境一般使人恍惚迷离,无论是灿烂抑或是凋零,不管是美好还是丑恶,一切都将慢慢地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面,悄悄地灰飞烟灭,风云流散。那些令人骄傲或失意的,又或者是让人恐惧和愤怒的,都将成为时代背景上的一抹灰暗的印象,模糊不清。

伟大属于过去,也属于今天,更会属于未来,抱有此种信念上的坚定性质,我们一直都在创造或者毁灭。奇迹来自于我们,而恐怖也来自于我们,我们这群矛盾的结合体。忍看佳节成黄花,明朝美酒酬壮志,一切都有定数。

《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孟云卿(725-?),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郡望平昌(今山东商河西北)。天宝中应进士试落第,与元结、杜甫、薛据、韦应物等诗人友善交游。永泰二年,为校书郎,将往南海之际,元结作《送孟校书往南海诗序》相送。他诗宗陈子昂、沈千运,关心民瘼,注重现实,词气怨恻,工五言诗。《全唐诗》存诗一卷。

“二月江南花满枝“,写记忆之景象。时间:二月;地点:江南。江南胜地,二月佳景,风是悄悄的,雨是细细的。入目的绿树,花团锦簇,那些花儿赶着趟儿地盛开着,像一个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活泼可爱。

可惜这一切美丽的景象,并非诗人现在所处的实景,而是出现于他的回忆这个过程之中的。这里的描写越加美好,越加妍丽,将会产生强烈的差异性,凸显出来现实状况与曾经生活环境的天壤之别。

这种巨大的差异性其实是诗人故意营造的,用优美的画面进行衬托,以此显示自身所处的困境。过去越美好,现在就会被映衬得越窘迫。以乐衬悲苦之意,诗人倒是深得三昧。

“他乡寒食远堪悲”,写当前之困窘。这里也是具有时间性的。时间:寒食;地点:他乡。一切与上一句相比,都显得格外模糊不清。留存在心底的,仅仅只有一个念头“远堪悲”。远离家乡的忧怨与悲伤,分外打击脆弱的心灵。或许,这些都是诗人需要的效果。

回忆中的印象总是深刻的,因为他永远都将是美好的象征。而反观当下,悲苦愁绪的产生,却使其无法专心去注意身边的周围环境。所以,现在是美丽,或是丑陋,都是不重要的。他仍然生活在自己的回忆生活场面之内,难以自拔。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这两句实际上是承接上句而来,专注描写“堪悲”之真实现状。寒食和子推,涉及到中华传统节日。寒食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大的一个祭奠节日,流传达到2600多年的历史。后来,才随着时代的变化慢慢地融化到清明节里。

子推,全名介子推,春秋时期人物,一代忠臣,在晋文公落难没有发迹之时,一直伴随左右。等到晋文公上位之后,却能摈弃名利,舍弃富贵,携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为了逼迫介子推下山,令人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下去,最终抱树而被烧死。后来,晋文公纪念介子推,在其死亡之日不起烟火,仅食冷物,是为“寒食节”。

诗人在这里却很直白,他说自己之所以没有起火,其实并不全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缘故,更多的是因为自己的贫困才导致没有办法烧火做饭。此处有一个“明朝”,看来诗人家里断了烟火提前了一天,果然是自身贫苦的原因。

诗人身逢寒食,本身又在他乡,远离故土千万里之遥,内心本就惶惑而又凄凉,如今回顾冬日幸福的场景,返回当前现实中的悲苦情况,想来他所伤痛的不仅是离乡之悲,怀亲之苦,更多的应该还有身世的雨打风吹,抱负凋零之哀叹。

所以,本诗就其题目《寒食》猛然看上去,似乎是吟咏寒食节日,实质上却是借此来吐露自己本身所处现实环境的困苦与窘迫遭遇。这是诗人的无奈之举,也是命运难以摆脱的枷锁,就像“生存或者毁灭”一样,无论如何唯有“挺住”方才能够“意味着一切”。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