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思想,都在他的诗里。
反过来,我们也能从一个人的诗里,看到他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脉络。比如王安石的诗。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宋神宗熙宁年间,他主导了宋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史称“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也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格局高远,气势如虹,艺术上也独具一格,一点不输唐朝大家。
今年是王安石诞生1000年,我就选择了王安石十首经典诗歌作品,在展现他不凡的一生。
通过这十首诗,也来看看他思想的发展轨迹,他为什么要推动变法,在变法中又经历了什么。
1,河北民
河北民,
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
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
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
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
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
斗粟数钱无兵戎。
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展示了边境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对他们的处境,深表同情。
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也就是与西夏签订“庆历和议”的两年之后。那时的王安石才25岁,刚刚涉足官场不久。
宋与西夏连年征战,最后以一纸协议换来暂时的边境安宁。但这种表面和平,却让边境百姓付出巨大代价。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百姓遭遇大旱,官府还在逼劳役,苦不堪言的百姓只好流离失所。这是什么政策?
一趟边境行,他看到了外强中干的宋朝当局,并对当局的对内对外政策提出质疑。
就这样,他想到改革的必要性,想到了富国强民的紧迫感。是困顿的边民现实,让他有了变法的思想。
2,桃源行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王安石的这首诗亦写于工作初期。那时候,他离京去常州任职,好朋友梅尧臣为他送行,写下《桃源行》。梅尧臣通过这首诗,希望王能干出一方天地,政治清明,百姓和谐。王安石的这首诗,是对梅尧臣的和诗。
在这首诗里,王安石与大众思维不同,他没有陶醉在陶渊明描绘的理想之境,而以政治家的锐利,在思考秦国百姓为什么要逃入桃源?
王安石的诗,明确给出答案,就是因为秦国暴政,久乱难治,才有一批一批难民躲起来。
显然,王安石的《桃源行》,着眼于历史的兴亡,表达了对战乱的不满,反映出诗人致敬尧舜的理想。
把传统题材重新发挥,写出了自己的政策理想,这就是王安石作品的气质。
3,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需要先说明的是,这里的飞来峰,并不是杭州的飞来峰。
1050年,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
这首诗,也是王安石初涉宦海之作。他在鄞县干了3年,3年里,他把自己的辖区当作改革的试验田,做了许多大胆尝试。其中有一项改革,类似后来的青苗法,获得成功。
鄞县的实践,让他充满自信,踌躇满志,有了更大的人生志向。这首诗,借写峰上古塔之高,抒发了自己政治理想。
8年后,他向仁宗递交了著名的“万言书”,提出了改革的思想。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也写出了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成为千古名句。
4,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1054年,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赴京途经乌江亭所在地和州,针对杜牧的议论,写了这首《乌江亭》。
唐朝杜牧留下的诗中有两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显然,杜牧在为项羽惋惜。但在王安石看来,项羽的失败,并非简单的军事失败。“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的诗,十分冷峻,在他看来,人心才是胜败的关键,可谓一针见血。
5,明妃曲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王安石的这首诗,写于1059年,表面上是写王昭君的失意,实际上是讽刺宋朝软弱无力的政治措施。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就是说,即使明妃不去匈奴又怎么样?还不是一样锁在后宫。人生失意,又分什么南方北方?
王安石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感叹呢?主要是宋朝积弱已久,一些改革的想法,被打入冷宫。他用明妃曲告诉大家,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不要怪别人,要怪就怪自己。
说白了,通过这首诗,王安石表达了变法的意愿。事实上这首诗不久,王安石也走上了改革的前台。
此诗在当时十分出名,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刘敞皆写有和诗。
6,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069年,王安石任命为了参知政事,开始主持变法。同一年春节,王安石见到家家户户忙着过春节,一派新景象,于是就写下这首《元日》。
通过对“新年新气象”的描写,表达出了王安石对变法的信心,对国家未来的展望。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不仅写出了春节除旧百姓迎新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对变法的期待。
7,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关于这首诗,有很多争议,就是“明月何时照我还”里的“还”,是还哪里?京城还是金陵?有一种观点,王安石已经厌倦政治,思念家乡,当然是还金陵。
其实,并非如此。王安石变法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他被迫辞职。但在自己家中依然思虑变法,所以神宗一召唤,他就即可返京。这首诗,就是返京途中写下的。
他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并非单单是江南春色的点睛之笔,也有王安石对变法的重新期待。他希望自己未尽的变法事业,也能想春风一样,再“绿”神州。
8,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076,王安石再次被罢相后,退居钟山。
由于政治变革阻力重重,他的变法,仿佛一个人在战斗。这时候的王安石,已经被自己的变法,搞得精疲力竭。
作者此刻感觉,自己的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共通的地方,因此写下此诗。
他以梅花明志,虽然凌寒独自开,却能“为有暗香来”。
9,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
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
忽见千帆隐映来。
这首诗是王安石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诗的最后一句,“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借山水抒发一种绝处逢生的感悟,这感悟带有一些禅意。
人生永远在变化之中,正是变化,让生命呈现多种状态,且生生不息,所以,一时的困顿,不足为虑。诗人把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融入诗歌当中,让这首诗赋有哲理。
10,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就在金陵郊外的半山园居住长达十年。在这段时间,王安石和隐居紫金山的杨德逢(字湖阴先生)交往甚密。
有一天,王安石酒后,诗兴大发,直接题诗在人家的墙壁上。
这时候的王安石,已经放下一切政治执念,回归生活。他从田园山水,以及在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离开政治舞台的王安石,开始享受简单的生活,他希望自己也能像杨德逢一样,在简单的生活里,感受自然、宁静的美好。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151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