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柳永蝶恋花写作背景(柳永最流氓的一句词)

柳永蝶恋花写作背景(柳永最流氓的一句词)



引言: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可以细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两大基本流派。其中,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将慷慨悲凉、豪迈奔放的情感注入词中,使作品内容丰富饱满、焕发生机。

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多描写北宋的市井生活、漂泊无依的羁旅之行与平民男女之间深刻绵长的情感,并采用通俗易懂的俚语,不仅拓宽了词的内容,还提升了词的境界,也为元曲的出现做了铺垫。

《蝶恋花》是宋词中的经典词牌名,仅仅看词牌名都令人如痴如醉、叹为观止。苏轼与柳永都曾用此词牌名写了两首不同的作品,分别是《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与《蝶恋花·春景》,究竟哪首更胜一筹呢?

一、热恋时读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一向擅长写爱情词,这首蝶恋花创作于他的晚年时期,字里行间透露着深刻充沛的情谊,那种无法忘怀的爱不仅让词人憔悴动容,也令读者产生共鸣。《蝶恋花》描绘了柳永一生追求所爱却又爱而不得导致身体消瘦、精神疲惫的全过程。

纵使柳永年轻时自在洒脱、春风得意、放浪形骸,可如今却已成过往。彼时的柳永再次登高,只见满目愁容。全词如下: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词的上阙描写的是词人登高望远,却被眼前的景色所触动,油然而生不少愁绪。词人伫立于高楼之上,拂面而过的春风勾起了他对远方爱人的相思之意。相思之人远在他乡,两人虽天各一方,却有那绵绵不绝的愁思将彼此牵引在一起。

词人眼见草色青青、烟波缭绕,落日在苍茫辽阔的大地上挥洒着光辉,然目光所及之处是如此的寂寥与苍凉,而抑制不住的思念更让词人的内心如景色一般荒芜孤寂。然而,此时的词人除了思念又能如何?

“无言”便包含了千言万语,隐藏着千头万绪。这份相思之苦,当真是用情至深。词的下阕描写了词人强作欢颜,想要借酒消愁,忘却心中的苦闷与哀愁。谁料“对酒当歌”非但没有排遣心中的愁苦,却更添愁绪。作品的结穴乃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升华了全词的情感。

对于词人来说,相思虽是一种折磨,但苦中有甜、苦中含蜜。即便自己容颜憔悴、骨瘦如柴,可一想到是为所爱之人而思,便甘之如饴、无怨无悔。至此,一位追逐真爱、永不言弃、忠贞不渝的至诚至真的男子形象跃然纸上。

二、失恋时读苏轼《蝶恋花·春景》

纵观苏轼曲折的一生,屡遭贬谪、历经坎坷,几经沉浮,却不曾向命运低头。无论处于何种困苦的境地,他都能安之若素;无论命运给他多么残酷的打击,他都能保持乐观的情操、坚持豁达的心态,顽强地与命运作斗争。

苏轼置身于北宋新旧党派的激烈斗争中,不合时宜的他备受排挤与摧残。《蝶恋花·春景》创作于苏轼被贬谪至惠州的次年,全词如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词的上片描写的是红花残败、柳絮飘零的暮春景色,同时也描绘了一幅流水环绕人家,燕子悄悄掠过、杨柳随风飘摇的清丽风光。春光是那么生机黯然,可世间的一切事物又是如此地转瞬即逝,也难怪词人感叹:“天涯何处无芳草!”。

嫩绿的芳草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美好、温馨的礼物,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大自然随着时光的飞逝而不停交替、演变,严寒的冬天过去,温暖明媚的春天又会给世界带来希望与光明。此句瞬间扫平了词人先前抒发的伤春、惜春之情,反而给人带来豁达、洒脱之感。

词的下片描写了行人在墙外行走,却只能望见墙内秋千的顶端,而那在秋千上玩乐的女子,只闻其欢乐的笑声,不曾见其容颜。可那飞扬的笑声却令墙外的行人心生荡漾,产生了爱慕之意。然而,墙内的佳人不知墙外行人为其心醉,正在翘首期盼着与她相见。

最终,佳人离去,笑声也随之消散,空留行人原地驻留、愁容满面。苏轼在下片所写行人单恋墙内佳人,实则是为抒情而创造的虚拟事件。其本质是为抒发自己对君王忠心耿耿、为国家呕心沥血却不得圣意、反遭被贬的无奈与惆怅之情。

三、两首《蝶恋花》相较

柳永所写的《蝶恋花》是一首怀人词,他将身处异乡的孤独落魄之感与思念情人的绵绵愁思相结合,字里行间透露着相思却迟迟不肯说破,直至最后一句才水落石出。而相思之情在达到高潮时突然戛然而止,给了留下来无尽的悬念。

全词刻画细腻、情感动人,将爱情的执着发挥到了极致,将为了追求爱情锲而不舍、执着坚毅、永不言弃的精神传达给世人。哪怕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这首词所表达的深情厚意却依然能够打动后人。

苏轼所写的《蝶恋花》用典自然,笔墨流畅自如,颇有豪迈旷达之气,然而那隐藏在豪迈背后失意与无奈同样令人心伤、动容。苏轼的作品向来跳脱性强,他常常强迫自己排遣愁绪,却还是难以释怀。

而后,他干脆将对政局与贬谪的不满与无奈全然释放出来,让情绪找到发泄口,从而排遣内心的矛盾与苦楚。彼时的苏轼已年过六旬,却惨遭新党打击,安身一隅。在暮春残败萧条的景象的感染下,他只能低声倾诉着被君王抛弃的悲怆与哀伤。

结语:

两首《蝶恋花》皆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作。相比柳永,苏轼的词虽有惆怅,却旷达得多,主要抒发的是仕途的失意之情。而相较于苏轼,柳永的词却更显愁苦,表面上写的是两情相悦之人无法相见。

词人执着地追求爱情,实则表达了对理想的坚持与执着。如此一来,柳永的词或许在境界上略胜一筹。不过,两首作品皆是佳作,很难言说哪一首更加高明,热恋时读柳永,失恋了读苏轼,这两首《蝶恋花》都值得被品鉴一番。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