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晶莹饱满的葡萄,想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无可奈何走了,边走边安慰说:“这葡萄没熟,肯定是酸的。”
《伊索寓言》,公元前六世纪希腊奴隶伊索所著,常通过描写动物来表现社会万象,上边话出自其中《狐狸和葡萄》,就是说,这则故事流传于世界已经有将近三千年。
这则寓言至今非常受人待见,它反映人们生活的常见普遍现象,“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句类似俗语的名言,地球每个人都知道都晓得,人们对它的基础理解是:想要得到某东覀而不能得到,心情郁闷还有没办法,只好转身离开说这东西并不很好。
红尘人生,总会有某样事件或者某样物品,令其日思夜想的渴望,让他做梦都想手到擒来,譬如钞票,譬如恋人,譬如职业,等,但是因为现实世界和给人的设定的局限性,不可能让人事事如意和心想事成,既然得不到就想别的办法达到目的呗,或者,调整方向迂回找另外目标去努力呗,世界这么大,何必非要在一棵树玩“吊死”?
窃以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被世人严重曲解并且冤枉太久,貌似事实是:它似乎揭露了人性天生的弱点:虚伪、自贬、嫉妒、怨怼、逃避,等等,但是现代心理学提供了更科学的启发,“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究其本质,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的表现,当人在陷入挫折或冲突的情境时,心理具自觉解脱烦恼的策略,即是人们耳熟能详却知易行难的——自嘲!
中国深谙哲思的散文作家周国平,有话这样诠释这样的现象:“能自嘲是健康的,它使人在得以在无法逃避的错误中坦然地活下去,自嘲是居高临下看待自己弱点,从而加以宽容,人终究不是神,混合着人的优越感和无奈感。”
当人在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阻力时,内心都自觉或不自觉,产生希望解脱紧张状态,以求得恢复情绪的平衡和适应倾向,卸载掉已显多余的牵挂,就像伊索寓言的那只狐狸,对得不到的东西转身离开,甚至说几句莫名其妙整蛊的怪话,借以平衡自己的沮丧情绪,这是天然的自我心理保护机制,心理学称之为“酸葡萄心理。”
能自嘲的人是智慧的,他掌握着艺术的化解尴尬的技能,会重新获得生活心态的积极元素,能自嘲的人是勇敢的,是现实给予碰壁人的头疼的安抚,会让人重新醒悟调整心态和行程定位,宋朝陆游也有这般无奈,有诗云:“世变真难料,吾痴只自嘲。”
德国人威廉·格纳齐诺,《一把雨伞给这天用》说:“光是这样听着自己骂自己,我就觉得很舒服了,因为其中的甜美的怒意,隐匿在其中的那种夸张也为我开脱了罪嫌,同时觉得这很有趣,让我无法真正生我的气。”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dict.shualue.com/juzi/152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