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咏风王勃赏析(咏风虞世南译文及注释)

咏风王勃赏析(咏风虞世南译文及注释)



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景观。春天,它催生万物,是百花的使者;夏天,它驱散闷热,是人类的好朋友;秋天,它传播丰收的喜讯,使稻香遍布千家万户;而到了冬天,在风的伴随下新年悄然而至。

此外风还是一位博爱的君子,所以战国时期的宋玉曾在他的《风赋》中写道:“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即夸赞它拥有普济众生的美德。

正因为如此,在古代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风”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句。譬如虞世南的那句“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又或是一代明君李世民的那首充满王霸之气的《咏风》,都算是此类的佳作。而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歌颂“风”的诗歌。

咏风

王勃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这首诗的作者王勃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被其后辈杜甫评为初唐四杰之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青人,只可惜年少早亡,令世人嗟叹不已。

虽然王勃的一生十分短暂,但却留下了数不尽的优秀文章和诗歌作品。譬如被收录到高中课本中的《滕王阁序》,又或是那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曾经引来无数人的惊呼,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本诗开头就直接点题,“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肃肃”有许多种解释,而在这里是用来形容风声的象声词,例如北魏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中就说过“而穴中肃肃,常有微风”。正是因为肃肃的微风驱散了夏季的炎热,带来了初秋的景致,所以王勃及其所驻足的山谷都变得清爽异常。

在这句诗中,王勃为“风”造势,写出了它威加海内,驱除炎热,送来凉爽的浩大声势,而“凉景生”则是对它造福人间的一个肯定。

首句诗仅仅是一个总括,所以王勃在第二句诗中进一步描写了风的作用,即“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秋风驱走了深涧里的烟霭,让我能看清涧底的草屋;它又吹散了高山上的雾气,显露出山巅的陋室。

这句诗里的“风”是一位荡除尘雾,还世界清明的大英雄,正是在它的帮助下,王勃才能够远眺千里,把天地间的美景尽收眼底。而在现代,风则成为在大都市生活的人们所期盼的一项福利。

王勃通过对风的描述,不仅写出了它作用,还突出了他对人类的帮助,为下句的“如有情”埋下了伏笔。

在写完风的功能之后,王勃开始描写风的特性,即“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我虽然无法捕捉到你的踪影,但却能感受到你深深地情谊。

这句诗的前半部分是对风的客观叙述。因为风和雨雪不同,它是一种只能感受到,却不能通过眼睛来观察到的事物,所以王勃说它来去无迹。至于后半句则是王勃对风的主观评价,而这个评价的来源就在于前面那一句“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它不仅为诗人带来了秋天的凉爽,还驱散了浓浓的迷障,在无声无息之间就为这个人世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风的“有情”仅仅只是驱迷雾,送来凉爽吗?当然不是,它还为诗人吹奏了一曲大自然的美妙乐章,即“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当太阳西斜,山山水水都沉寂下来,只有你还在为我不停歇地穿行在山谷和松树间,让美妙的音乐陪伴着孤独的我。

在诗歌的结尾处,王勃使用了两种写作手法。首先是拟人化,他把风看成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用“松声”为诗人带来一场浩大的演唱会。其次是对比,在“日落山水静”的时候,风的忙碌益发突显出它的“有情”。王勃用这两种艺术手法把风的情深义重刻画得栩栩如生。

静阅闲话

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咏风》,但纵观全诗没有出现一个“风”字,却让风像一个无处不在的精灵隐藏在诗歌的每一个角落里,这不得不归功于王勃深厚的文学功底。

此外,本诗的诗眼在于一个“情”字,“动息如有情”则是全诗的中心。无论是前面对风的功能的介绍,还是后面对风的艺术加工,都是为了表现出风对人类的贡献。这和杜甫的《春夜喜雨》有一定的相似,而“动息如有情”与“润物细无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